天干地支是以什么为起点天干戊午壬水天干戊午壬水(天干地支依据什么得来的)
目录导读:
一:天干地支怎么算出是哪年,天干地支纪年是以什么为起点
天干地支怎么算出是哪年
“年、月、日、时”到底怎样用天干地支推算?我也很是好奇。
在查阅了一些资料之后,我发现要用天干地支推算时间first of all要明白“干支历”这个概念。
“干支历”又称星辰历、节气历、甲子历、中国阳历,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
干支历是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结合构成六十个组合,以24节气和十二月建为基本内容。
十天干、十二地支具体内容在之前的 有写,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翻阅。
60个组合详见图片
干支60个组合
二十四节气如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家对于60组合以及二十四节气应该比较不陌生,那12月建是什么呢?
12月建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的“节气月”。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对应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
依照这种干支历法,寅月才是正月,才是新一年的开始。
注意和提防:
此处的正月和我们此刻用到的农历正月算法不同。
农历以干支历为标准基础,但不完全等于干支历,农历中正月初一为正月的之一天,干支历中立春那天为正月的之一天,农历中的正月初一并没准是立春。
说完这几个就要说一说怎样用天干地支推算年、月、日、时了。
这里所有的推算与此刻所用农历时间相关,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以立春节气为新月的开始。
干支组合排序参考上图(干支60个组合)。
干支纪年法不管年、月、日、时都是天干+地支,参考上图可以得出甲子年60年出现一次,甲子月60月出现(5年)一次,甲子时60时辰(5天)出现一次的规律。
其实也就是说推算时间有许多公式,内容有些复杂,就不在这儿展示了,如想知道,直接去 上查找即可。
我本人认为口诀诀窍推算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就以口诀诀窍推算来举例。
行事历
月干支(年上起月)推算口诀诀窍: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顺,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这个口诀诀窍之义是:
遇见年份带“甲”和“己”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丙寅月”的开始;
遇见年份带“乙”和“庚”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戊寅月”的开始;
遇见年份带“丙”和“辛”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庚寅月”的开始;
遇见年份带“丁”和“壬”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壬寅月”的开始;
遇见年份带“戊”和“癸”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甲寅月”的开始。
时干支(日上起时)推算口诀诀窍: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这个口诀诀窍之义是:
假如这天带“甲”和“己”,子时为“甲子时”;
假如这天带“乙”和“庚”,子时为“丙子时”;
假如这天带“丙”和“辛”,子时为“戊子时”;
假如这天带“丁”和“壬”,子时为“庚子时”;
假如这天带“戊”和“癸”,子时为“壬子时”。
年、月、时的干支相对较好理解,日干支多少有些复杂。
在推算日干支的时刻,先给干支编序号。
干支排序
日干支推算需要和阳历相结合,推算哪一年的日干支就需要知道哪一阳历年的1月1日的日干支。
每年的元旦干支其实就是当年一月的月元干支,每月的月元为当月的之一天。
月元口诀诀窍:
二六加一七,三月双减一,
四月加零六,五上零零加,
七月双加一,八加二八齐,
九月双加三,十一双加四,
十月加三九,十二加四十,
闰从三月起,每月多加一。
每句口诀诀窍前面的数字是指要推算的日干支所在的月份,加或减后面的数字是指干支的加减数。
这个口诀诀窍之义是: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二月和六月,天干加一,地支加七。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三月,天干、地支都减一。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四月,天干加零,地支加六。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五月,天干、地支都加零。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七月,天干、地支都加一。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八月,天干加二,地支加八。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九月,天干、地支都加三。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十一月,天干、地支都加四。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十月,天干加三,地支加九。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十二月,天干加四,地支加十。
每逢闰年,三月至十二月间的任一月,其月元干支在上述加减数的基础上多加一。
知道了年份中的之一个月的干支,其余月干支依照规律推算就能够了。
知道了一天中子时的干支,其余时干支也可以依照规律推算。
知道了每月的之一天的干支,其余日干支也同样可以依照规律推算。
以20二十四 年2月1日0时为例,推算如下:
年干支,这天为农历十二月二十,还没到农历的新年。上一个甲子年是1984年,依照规律推算此刻年份为“庚子年”;
月干支,依据口诀诀窍,庚子年立春(20二十四 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十)的那天是戊寅月的开始,依照规律推算,此刻属于小寒节气,对应“己丑月”;
日干支,20二十四 年1月1日是己酉日,己酉编号为6.10,此刻是2月1日,6+1=7(庚),10+7=17=12+5(辰),此刻为庚辰日。
时干支,依据已知日期,可以知道时间为“丙子时”;
所以“20二十四 年2月1日0时”为“庚子年,己丑月,庚辰日,丙子时”。
上面便是“年、月、日、时”的干支推算。
不晓得大伙有还是没有和我相同的问题。究竟有没有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呢?
答案是此刻没有。
由于此刻使用的固定历,正月都是从寅月开始数起,子月对应农历的十一月。
甲子年只能对应甲寅月、丙子月,所以甲子年中是不可能出现甲子月,那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也就不可能同时显现了。
本篇 共享来这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粹数不胜数。我想一点一点去了解本人的文化。
面对这几个内容,我是一个刚入门的人。我只能在有限的能力内把自己获悉到的内容共享给大众。
更新的内容不尽完善,还望各位见谅。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对本篇内容进行纠错完善。
上面便是与天干地支怎么算出是哪年有关的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之共享。看完天干地支纪年是以什么为起点后,希望这帮助到大家!
二: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
整个干支历的最初起点,应该是甲子年间,甲子月,甲子日 应是建寅哪一天即立春日 ,并不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希望我的回答为你带来帮助。
三:天干地支纪年是以哪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的?
天干地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的。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又与12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干支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的方式方法: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别,有的给出公式,但根本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first of all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如此便获得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相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是11,相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和提防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后来的第4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四:干支纪年法以什么为起点(干支纪年法以什么为起点)
您好,俺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干支纪年法以什么为起点,干支纪年法以什么为起点相信许多小伙伴还不知道,此刻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1.年是按农...
您好,俺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干支纪年法以什么为起点,干支纪年法以什么为起点相信许多小伙伴还不知道,此刻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1.年是按农历正月初刚开始算起,月是按公历24节气之立春开始算起,日是按60天为一个周期。
2.时为23:00-1:00为子时开始算起。
五:天干地支有什么含义
我来回答。
古时候人比较,认为每颗星星都代表一个神灵。
于是把最亮的几颗星星都付与了名字。每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大神。
有依据星星的具体位置不同将神灵分为管理天庭的十个,管理地下的十二个。
就形成了天干地支之说法,最后又将这种分类用到纪年上,天干地支一循环刚好六十年,又刚好和那个时候人们的最高寿命相近,所以六十代表着完满之义。于是这种纪年方式就稳定下来了。
本人对星座没有研究,至于天干地支都在哪个方向上,就不能回答你了。
六:天干和地支有什么含义?
天干地支有什么含义啊?
一.十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乾和支之寓意:干支是天干,地支之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乾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循环往复,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多个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二十四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依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剪掉鞭子》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是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12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12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预示12时辰。
一日有24小时,而中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预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24小时和12时辰对应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记年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
天干有什么含义,地支有什么含义
天干地支是古时候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有什么含义
百度百科解释: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时候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万年历里面的天干,地支指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耽古时候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之为“十二地支”。
请问天干有什么含义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时候汉族历法纪年。在汉族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征兆。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 丙 戊 庚 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依据考古学,在我们中国文明的早期产生的萨满教(这里说的萨满教不是清代的萨满教)和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从事祭祀活动的贵族联合起来逐渐演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阴阳道中皆有所应用,并且由于在运用中有很多可以预知占卜的方面,被看作天干具有神奇的地方。这对现在的人来说还是个谜!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之为“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唐代之后天干地支组成的纪年主要用于算命或者占卜。
天干,地支之辛有什么含义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著,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濥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