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公山解签大全查询100签88签(老街白水河口)
全文列表一览
1.泉州仙公山解签2.解签 我之前在福建泉州仙公山求得一签,3.仙公山解签六六项羽投江4.东南圣迹-马甲仙公山5.有人能解一下这个签吗6.半边街的传说
泉州仙公山解签
没抽过,也许也很灵吧。 意思是:请问你(锥是个工具!)一锥凿下地,就要求得泉眼,或者要求得泉水,几乎不可能而且绝对很不容易,除非奇的不能再奇的奇迹!因此讲是努力求之得最难!也许也是告知你不要执著!后一句!无意偶然遇知已,相逢携手上青天!知已可以理解贵人!就是比喻可以实现你凿地求泉这个困难愿望的人!是在不经意的情形下偶然的机会碰到的……“相逢携手”帮助你!“青天”是代表美满的作用和结果!因此就是二个人合作得到美满的结果!当然是你此刻有啥想法很难实现,要求你等待时机,等待经常提到的“知已”和你合作完成愿望!
解签 我之前在福建泉州仙公山求得一签,
从签文看,你抽签的日子应该在农历月末交月初,对吗?
告知我具体日期,就能够解了。
解签不是只看签文,更是万万不可以看“上上签、中签或下下签”,这几个不是事。
怎么2006年的签此刻还在问呢?
农历19求的,月已渐缺,事业不好。
仙公山解签六六项羽投江
不须知签文,此下签。因项羽投江,乃走投无路之意。
如不信,可一笑置之。如心有所忧,依佛教,当多多放生,此化解之法,最为灵验。有憨山大师放生偈为证:
人既爱其寿,物亦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成。
东南圣迹-马甲仙公山
仙公山,也叫作"双髻山"、"丰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距泉州中心市区约25公里。南北朝时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其主峰海拔758、5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 娱乐 、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原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明风景 旅游 区 ,泉州十八景之一,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仙公山,以“灵、奇、秀、险”为特点特色,素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是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山体硕大巍伟,岩崖陡立,山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间径曲林幽,山巅云雾缭绕,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 历史 传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 娱乐 、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仙公山风景名胜区由双髻宗教文化景区、仰恩湖文化休闲区、马甲民俗文化景区、马甲亚热带动植物观赏园、荷潭湖游乐度假区等5个景区组成。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仙井、仙足迹、仙棋盘、仙茶树、仙排阁、贵妇双髻、荷谭印月、仙公蓬莱等胜景,以及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山上建有盘山公路、空中缆车,及其它有关 旅游 基础设施和服务 娱乐 设施。
仙公山山势险峻,只有西、北各一个石门可以出入。北门称“小隘门”;西门是正门,即“仙门”。1998年,景区重新规划,“仙门”下移于旧土地庙下,另建牌坊式山门,称“九仙天门”,旧有的地址右侧垒筑“仙洞”。
丰山洞
又称“双髻寺”,俗名“仙公寺”,奉祀何氏九仙,是仙公信仰者朝拜的圣地。丰山洞始建于南朝齐时期。时人在仙公山上“绝顶云霄”的古岩外,建造岩宇,修道炼丹,济世救民,称“丰山洞”,俗称“双髻寺”,中间几经兴废。寺宇坐东朝西,深11、5米,宽12、8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146平方米,木、砖、石混凝合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形式。
白水岩
始建于五代时期,几经修复的白水岩,是一座佛教岩宇,主祀释迦、药师、弥陀三世尊佛像,供奉观音、弥勒和文殊、普贤菩萨,双边塑十八罗汉,住寺千年。1993年扩建成深13、4米、宽14、5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侧厢房,殿前带暗廊,木构单檐歇山顶建筑形式的佛祖厅堂,面积194平方米。
出米岩
在丰山洞后岩石下层间向西面,有一块大岩石,名曰:“出米岩”。传说,早年这石间有一个小洞,每一天能从洞里自动流出米来,而且流出的米,会依据当天寺中僧人和香客的人数,自动流出适量的米粮以伛膳食。之后的日子,寺中有一贪心的沙弥,想多得米粮以饱私囊,便用钢钎打凿米孔,结果钢钎象浇铸一样被石头钳注拔不出来,出来孔也被封住了。僧人早已乌有,钢钎至今犹在,出米岩就象一个大写的感叹号,启迪游人深思。清朝嘉庆年间白水岩住持普宪禅师为此曾赋诗一首,并镌刻于“出米岩”上方:“岩涯米石昔曾然,疑是灵山别一天,五代竟传从此出,于今空锁等何年。
仙足迹
在丰山迹小隘门内,一块2米见方的岩石上,有两只脚印,一左一右,长35厘米,宽14百米,脚趾五指明显齐全,称“仙脚迹”。相传为神仙降临踩踏时留下的脚印。
仙棋盘
“仙棋盘”是仙公山又一独一无二的游乐处。一方镌刻在岩上的仙棋盘,与此刻通用的棋盘并无差别,传说何氏九仙闲时常在此弈棋 娱乐 。
仙茶树
白水岩顶的峭岩绝壁中,有一株天生茶树,高1米左右,靠天地雨露滋润成长,枝繁叶茂,四季常青。传说采茶叶一片,冲泡热水数碗,饮之可提神祛病,名之曰“仙茶”。因为采摘困难,游客只能在树下觅拾落叶。此一株仙茶,数百年来被看成是山中珍宝。
观日台
山上还有一处“会当陵绝顶,一揽众山小”的地方——观日台。“观日台”为清朝太常寺卿陈大所题,台面二米见方。清晨,屹立立台上,远眺东方,可见一轮红日跃海喷礴而出,冉冉升起,海天同辉。清人万际昌有诗云:“攀萝寻鸟道,侵晓上峰巅,霞气涵沧海,波光接远天。山空孤日落,云净一星悬,曾说和驭,相催日复年。”抒发的就是在这儿观日出的感怀。
炼心亭
在登山的“仙路”途中左侧,亭为六角形,双亭紧邻连接,俗称“连心亭”。亭盖为黄色琉璜瓦,是游客登山路上小歇及眺望山景的路亭。
通仙天桥
游客乘坐空中缆车到达“入云阁”下站后至丰山仙洞的必经之路。天桥全长44、5米,宽2、6米,建于1995年10月。
全桥建于峭漄岩壁上,由六支钢筋混凝土仿树木圆柱支撑桥面,最高点8、75米,桥面多折成曲形,双边铁扶加固。
碑记诗文,匾额楹联,也是仙公山的一大景观,这镌刻在大隘门峭壁上的“佛国”大字,是宋代龙图阁学士、泉州知州王十朋的墨迹。明代大书法家、历官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游览仙公山时,曾撰著名碑记《禅鸡冢碑》。
仙公山宗教、民俗文化 历史 悠久,佛、道、儒“三教”并存。据《泉州府志》记录载入:“在四十六都,距郡城北五十余里。水旱祈祷,岁则大丰,也叫丰山。”山上有丰山仙洞,称双髻寺,洞中祀奉何氏九位仙公。漫游仙公山,可见山上遍布历代的摩崖石刻、碑记诗文、匾额楹联、寺观庙宇、民间传说,其错落有致,纷呈异彩。它们与泉州古城的开元寺、灵山圣墓、清净寺、关帝庙、礼拜堂等遥相呼应,相映成趣。仙公山的人文景观,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泉州之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辉煌史实。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摩崖上石刻题句:“齐朝谁住古岩阿,绝顶云霄手可摩”。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也曾留迹此山,“是真仙灵,为佛门作为大护法,殊胜境界,集众僧建新道场”。1997年,在泉州市的风景名胜评比中,仙公山被评选上“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区”。
清朝顺治年间,下南安石井村,有位英雄名谓郑成功。在他未出仕之前往仙公山脚。但仙公事前已知首郑成功要来仙公山,于是托梦给山中沙弥说:“明天有一位白衣 秀才前来问签,你们赶快把山下坪铺打扫清洁,备办清茶好好迎接贵客。同时要朝着他说:‘半天子匆匆来吵神仙。不必劳驾到寺,回去好好练武习文。’”当沙弥向郑成功转达仙公的话时,郑成功非常感激。坐下休息片刻,观看四周,崇山峻岭,古树参天,高耸入云,草木苍郁,风光迷人,来往香客男女老幼络绎不绝,热闹非常,实在是人间仙境。郑成功返家后,更加用功练武,熟读兵书。后来举兵反清,收复台湾,打败荷兰侵略者 ,与清王朝分庭抗礼。后人在仙公山麓,修建了一座石亭,名曰“洗心亭”,永作纪念。
明朝年间,江西有一个举子,慕何氏九仙之灵验,特地到仙公山求梦问前程。他在丰山洞里一连住了九天九夜,却一梦无成。第十天清晨,他心离寺而归,当即向寺僧借来文房四宝,气忿地在洞壁上题了一首诗。诗曰:“千里路途来求梦,九霄无梦是无缘。神仙无论凡间事,回去江西中状元。”
题完诗掷笔而去,匆促间忘了带走雨伞。当举子返身回洞府时,突然发现他题的诗中有两字被更改了:“无缘”改为“有缘”,“无论”改为“专管”,而且墨汁未干。举子见状,急忙跪下,祈求神仙开恩庇佑。之后的日子,这个举子返回江西后,上京赴考果然中了状元。为了酬谢神仙,他捐献了巨资,从江西铺了一条石板路直达仙公山,这条路就叫江西路。
某地有个秀才,勤奋读书,学识广博。久闻众多赴试学子,都到泉州仙公寺祈梦,问卜仕途前程甚为灵验。因此,在赴试那年的一天,他也慕名前往仙公寺。一路上不辞辛劳,翻山赶岭,历尽艰难。当他来到双髻山时,不禁被优美秀丽的景色所招引,顿觉心旷神怡,如临蓬莱。他放眼眺望,见山峦叠翠,曲经通幽,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清泉如练,亭阁似画,不禁赞叹:“确是仙境胜地也。”
因他是从不到过仙公山,而今慕名而来的远方有学之士,寺僧便十分客气地接待他,并带引他寺中点香燃烛,祈求仙梦。秀才听了寺僧教导之后,便侧卧于案下运梦。朦胧中见一真人在他左手掌上写个“才”字,而后又在其右手掌上写个“无”字。醒来之后,他按字释读解义,认为仙公戏谑他“才无”,也即“无才”。看来赴试是无望了,难免郁郁不乐。但又觉得自己多年勤奋苦读,饱读诗书,四书五经篇篇精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他的学识可列同窗学友之冠,今日得仙公“才无”之梦,心中无不有些不悦,甚至对仙公所赐之梦有所怀疑,也有所不服。因此,回家后更加倍刻苦攻读。
考期到,他带着书卷赴试。一路上晓行夜读,毫不松懈。结果考试之后,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不久,升官调职,任至巡抚。此时,他方才领悟出双髻山仙公所赐之梦,“才无”两字合二为一,不正所谓“抚”字吗?这是隐示他可官居巡抚之职。而用“才无”或“无才”,是有意激励他必须继续努力勤奋,不可恃才自傲。学无止境,百尽竿头,更进一步。此时,他才深深敬佩双髻山仙公之灵验,自疚那个时候误解仙梦之意,不禁有所自责地说:“仙公无戏言也!”
仙公山丰山洞内悬挂着一块清朝大学士李光地所书“真神仙也”的匾额。相传1658年(清朝顺治十五年)岁次戊戌,李光地时年18岁,在赴省城应试前与学友一齐到仙公山运梦,以求测功名前途。当晚与诸友睡于仙公案桌下,朦胧中梦到一仙人来到他身边朝着他说:“你要去应考是‘功名无心想,富贵两不成’”,随即不见。李光地少有抱负,决不相信“运梦”而丢弃本人的理想,于是坚持上省应考。没想到是年中举(按:李光地实际中举时间是1666年,即康熙五年)。经过刻苦努力,1670年(康熙九年)高中进士,后来当了文渊阁大学士,担任首辅阁臣,传说他曾“七日权君”,代天子听政。
有一年,李光地回乡休假,寓居泉州。一日旧友重逢,谈及仙公山“运梦”一事,认为假如那个时候信其梦,必误人子弟众人附和。大家决定第2天一齐上山捣毁仙公山庙。此时,忽听门子来报,称仙公山李道人求见。李光地初时不见,道人通过门子告诉,他是仙公山上何氏九仙派来的。门子再次通报,众人称奇,齐劝李光地接见。接见后,道人言:“相公以前运梦的‘功名无心想’,‘想’字去掉‘心’字,说明你的功名是无‘心’的‘想’就是‘相’,可以当到相国。而‘富贵两不成’,指你参加省考是戊戌年,戊戌两字均不象‘成’字,说明你富贵从戊戌年开始,这是仙人激发你奋发上进,勉励你刻苦学习的激将法。”道人接着又说:“若非这样,恐怕你难求得今日功名。”众人异口同声称赞“仙公真神仙也”。第2天,李光地带领诸学友上山酬谢。李道人早已在“仙排格”等候。李光地于是捐献了很多银两修建仙公寺庙而且当场题了“真神仙也”匾额。李光地卒于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其年岁次戊戌。至此则全应了仙公“富贵两不成”的隐喻,即富贵昌盛从戊戌年开始,至戊戌年结束。
有人能解一下这个签吗
你这是西安八仙庵求的吧,哈哈许多年前我总去以下供你参考
第6十八签 古代人们刘禅登位
一门天赐平安福,只恐小人不理。
防犬防牛,应取不取;只在三旬里,也有三分喜。
解:刘禅是三国时期汉后主,小字阿斗。 公元二二三至二六三年在位,初由丞相诸葛亮辅政,亮死,信任宦官黄皓,朝政日渐腐败。 他出降于司马氏的西晋朝,封为安乐公。 其登位后做皇帝四十年,亦可谓安乐。 求得此签者,虽初段显示吉祥,亦须处处谨慎,时时提防,尤其丑戍之年、月、日,求得此签是不吉之兆。
诗曰:须防暗里箭,还愁江上波;
休言直中直,人面兽心多。
解:俚语说,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许多是非小人会联合起来,口密腹剑地向你提出许多建议,游说你干这干那,一定不要随便答应,特别是属于丑、戍之年、月、日时期。
谋望:名利都能有成。
钱财:应用周转无问题。
爱情婚姻:双方合意,可以成就。
自己一身:事事谨慎可得安乐。
住宅:初段昌隆。
开业:有知心人辅助则吉。
迁居:近处宜,远处不适宜。
出行:会有小利。
疾病:要较长时期调治。
六甲:不用担心,是顺产。
行人:已经归至。
诉讼:自己有理,可胜。
半边街的传说
; 在“万里古茶道”第1镇——河口古镇,还保留着一条5华里长的老街。这条老街,人们一般把它叫做“明清古街”,文物保护部门行文的名称则是“铅山县河口镇临河古街道”。清《续文献通考》载:“河口估舶自所聚,商务勃兴,人口五万”。可见,明清时的河口城市规模已是相当大。就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河口镇仍然保留着“九弄十三街”的格局和风格面貌。可是,只在近短短20多年间,千百年形成的一座著名古镇就被“发展”到只留下一条“老街”的残局了。今天的人,也只能从这有幸遗存下的老街和“九弄十三街”的残存而“窥斑见豹”了。
老街和信江河平行,青麻石板铺就的路面两侧店铺一家紧挨着一家。木结构店铺都是前店后坊。从上街的一堡街、二堡街直到三堡街尾。这里有一段三十几米长的街道只有半边店铺,靠信江的一侧没有房屋,站在半边街上可直接观看见对岸的九狮山峰,和中间一段山坳里的千年古寺——天乳寺。庙宇里的香客活动看得一览无余,念经诵读的声音也能飘扬过江,随风悠扬。半边街的这一奇特现象传说是葛仙翁为救一家住户男孩出的圣招。
那是明末清初,在三堡街尾有一家店铺起名字叫“元昌”字号,经营着铅山特产的关山纸、连史纸、毛边纸等,店老板系本地的陈坊乡人,姓余名元昌。随爸妈亲来河口时的余元昌才15岁,爸妈带在身边帮工。二十岁时自己创业,开始小打小闹,小本经营着一家纸店,经过近20年的打拼,因为他经营得法,诚信为本,为人和气,带过来了财气。纸店由原来一个小店铺进展到一个年经营几十万刀土纸的大纸号。所在位置也拆除祖上的土墙陋室,新建造一栋坐南朝北、库门式样的砖瓦大屋。起名“元昌纸行”。前厅的一边是一排高柜台的帐房屋,另一侧摆放摆列了几条大师椅和茶几,大门外边左边库房,存储纸货。库房直对江码头,生意火爆时,码埠边停靠着几艘帆船接货、装船发运。元昌纸号的街对面几家是铁匠铺、南杂货店、烟花爆竹和裁缝店。
余元昌虽是生意人,但不惟利是图,他谦虚诚信,乐善好施,豁达大度,常做善事。余老板不论谁家有急事难事,他都会尽力去帮助他,往往不计较金钱。久而久之,因此,人们给了一个尊号:“余善人”,他的陈夫人是虔诚的佛教信徒,“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常挂嘴边。余夫人与邻里街坊关系处得很好,笑容常挂嘴边,在这一条街上深受赞誉。
有一年深冬的上午,天气寒冷。元昌老板来到二堡街,忽然看到金利合药店的台阶上,靠壁坐着一个年过花甲、衣裳破烂、脸色冻得苍白的叫花子,伸出干枯的左手向往来路人乞讨施舍,走上走下的人流,少有人去理会。余老板看见顿生怜悯之心,他急忙去不远处一家包子店内,买了10个大包子,返回身送到叫花子手上说:“你不要走,我回家去拿几件衣服给你穿!”他将要办的急事也抛开了,急急忙忙地赶回家中,对着夫人说:“抓紧找几件我穿的好衣服来,送给一个可怜老人!”夫人一向温柔贤慧,听从老公的话。她即刻找到几套半新的冬装,还拿了一双洗净的胶鞋,用一块旧布打成一个大包裹,和老公一道来到二堡街,将包裹送到这个素昧平生的叫花子面前。叫化子老头两眼睛突然一亮,炯炯有神的盯着他们夫妻俩足有几分钟。街上路人看见都围了上来,纷纷赞扬元昌老板扶贫济困的义举。
话说余家家族三代单传,传到元昌这代,夫妻俩出嫁10多年后才喜得贵子,中年得子自是兴高的不得了,起名余传宝,其意就是余家有香火代代相传了。传宝这孩子生下来之后健健康康,看不出有啥毛病,直到了二岁多后才逐渐发现传宝不会学说话,走路也跌跌撞撞。夫妻俩产才开始感觉到了不正常,于是着急了起来,事不适宜迟,元昌老板开始到处求医问药,也请最有利的郎中上门看病,几个月下来治疗效果都不佳,传宝的病况日益见重,夫妻俩甚是着急。余夫人更是到了附近庙宇求香拜佛寻求菩萨保佑。
后来左邻右舍劝他赶快到“葛仙山”去求求葛仙翁保佑。为了赶在这一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葛仙山”开山门的日子,余老板只留下帐房先生看店,带着夫人,儿子传宝和伙计、学徒20多人六月二十日就启程了,为得是能抢到“葛仙山”开山门后的第1柱香。伙计学徒们推着10多辆花车,载着几十斤上等茶油和很多香烛鞭炮、上等毛边纸等进香物资,浩浩荡荡从河口出发。沿着赣闽道去名扬四方的著名寺院葛仙山进发。余夫人抱着儿子坐在另一辆花车上。余老板则全程走路陪伴在儿子左右。经过10多个小时的赶路,他们在“葛仙山”脚下的杨村投宿。第2天的半夜三点钟他们就开始爬山了。终于赶到了早上六点的开山门,向葛仙翁敬献香油烛纸等。夫妻俩跪在大雄宝殿的葛仙翁脚下,一拜再拜恳求葛仙翁救救他的儿子,并许愿以后每年会带儿子进山拜望葛仙翁。在主持沙弥灵秀大师的指导下余老板夫妇抽签。几番托付后他抽到了101签。灵秀大师兴高地说,这是葛仙翁显灵了,本来只有100签,葛仙翁另加了一签给你,赶快按菩萨的指意去做。他带着从“葛仙山”抽来的签请帐房先生解签。
101签,曰:“红日东升江水平,北扬佛经早晚聆。破悔出气心生纯;指日云开定如前。”帐房先生对余老板说:“这是葛仙翁送的专签,由于寺庙里的签最多只有100签,加出来的这一签是葛仙翁给的专签。说的是:红日东升江水平,说的是家门前的信江河,朝迎旭日升起河水平缓流淌,这是葛仙翁的一句安慰话,意思是说小孩子的病会好的,不要怕。第2句北扬佛经早晚聆,说的从北边传来的念经诵佛的声音早晚都要听。聆听了净化心灵的念经诵佛的声音,破除悔气心中正气上升,纯洁灵魂。这是第3解。第4句说:指日云开定如前,就是说要不了多长时间你的儿子就能恢复正常平稳的生活。老板元昌大喜,连连说谢谢葛仙翁。
又一年初冬的一天早晨,元昌打开店门,见一须眉花白的老者已坐在店门口,伸手乞讨。元昌老板二话不说,吩咐伙计给老人端来了早餐,临出门还交代夫人关照。待他傍晚回家了,老人还没有离开之义,夫人说:”老人吃了早饭就没离开,就端出一把大师椅让他坐,中、晚饭都端给他吃了。“元昌满意地点头道:”既来之则安之,就请老者进屋吧!“却被老人谢绝了。
第2天上午,这位老者又来了,元昌从衣着上已经看出,这位老者就是两年前在二堡街被他救济过的老人,今天刻意穿着元昌赠予他的衣服来见元昌老板。他说:”你家公子的病,我可以帮助治疗,好人应该得好报!“说罢他就从口袋里拿出来一段木炭,蹲在地上,就着石板写起字来。几行歪歪扭扭字不像字,符号又不像符号的文字让大家看得——丈二沙弥摸不着脑袋,他见元昌疑惑不解的模样,微笑说:”你去药店请人来,他能看得懂!照着药方连续服一月,但小孩要每一天早晚要在自家门口耳听佛门念佛诵经的经声,同时配合服药,二、三个月后你家公子病况定会好转,再过半年就可康复。“元昌夫妻俩大喜过望,千恩万谢的感谢老人!离别时,元昌拿出银元20块相送,被老人谢绝了。老人只要了一刀连史纸说是要画佛像便辞别而去。
心情激动的元昌夫妇,不敢怠慢,急忙前往金利合药店,将店主何老板请到,何老板认真看了看石板上的字符,点点头说:”这是三国时期的华陀发明创造治病专用的药方文字,我懂一点,可以试试看。“何老板依据地上木炭字体,翻译开出方子,共有10多味中药材,金利合药店皆有。并告知元昌另外需要三味药引子:”五年以上的老番鸭心一个、生虫吃空绿豆的壳一钱三、深山岩壁上的苔藓一两五。待中药买来后,元昌店里的伙计分头负责去寻找三味药引。
药剂和药引子很快准备好,惟有最难办的事情,就是早晚要让儿子在门口去听信江对岸寺庙里传来的念诵佛经的声音。由于街对面有房屋挡住,很难听到对岸的念经诵佛的声音,只有刮西北风时才能断断续续听到一点“天乳寺”传来的晨钟暮鼓和念诵的佛经声。家人每一天早晚抱着传宝坐在门口,对面房屋挡住了声音的宣传,多数时间听不见念经声。为此,元昌夫妻十分焦急,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此情此景,不久被对面的几户老邻居知道了,他们经过商议,提出了一个令元昌老板整个家既惊讶又感动的做法,纷纷主动要求拆迁房屋,空出地方好让“天乳寺”信徒每一天的念经诵佛的声音直接传播到元昌家中。
张铁匠最是积极,他说:“我家得到过余老板的资助最大。那年大热天,我90多岁的娘突然病故,我又因故在外地做事,一时半刻赶不回来,是佘老板资助寿枋帮忙料理后事。今天余老板有困难,我得一定帮忙。我们搬到下面一点的地方再建新房,一点也不作用与影响生意”
其他几户邻居都说,余老板是个大善人,乐善好施,做了不少的善事,我们都得过他的恩惠,如此的好人,家中显现了难事,我们街坊们不帮忙还有谁帮。因此,五、六户街坊在下游一点的地方另择地址重建新房,重新开业做生意。余老板整个家感动不已,给了每家一笔厚重的拆迁补偿费。并一再对邻居预示感谢。
从此便以后,这段街就成为了只有南边有房屋,北边空旷,直面信江河,面对千年“天乳古寺”的半边街了。每一天早晚时刻,元昌夫妇都要把儿子传宝抱到家门口,吟听“天乳古寺”传来的悠长念经诵读的声音。从此,传宝一听诵经声,便会立刻安静下来,不再躁动,心态也慢慢平静,加之配合吃药,传宝病况日见日好。半年后,余传宝的病况终于痊愈,像正常小孩一样活泼可爱,元昌夫妻俩兴高地合不拢嘴,左邻右舍都为元昌老板兴高。后来有的人讲,这位老者就是葛仙翁的化身。全心全意帮忙好人脱困。
同时,元昌纸号的生意也愈来愈红火起来,一天到晚要接待几拨来自省内外的客户,他们都是冲着纸号的连史纸、关山纸而来。大量的纸品在门前的信江河上装船发运。山西一带的来的晋商说,他们那嘎达一个老画家,专画“如来佛像”,十分慈祥。谁家把佛像请回家准能保平安早生贵子。于是在当地显现了一股疯狂的“佛像难求”的场面。老者告知大家,只有江西铅山河口镇三堡街大昌纸行出产的“连史纸”画的佛像才会显灵。于是乎在山西显现了“洛阳纸贵”“连史难求”的场面。晋商纷纷来铅山进货。一时间元昌纸行门庭若市,连史纸、关山纸销售量倍增。加之余老板为人诚信,货真价实,客户愈来愈广,生意越做越好。元昌夫妇做慈善公益事业的热情就更大了,建桥修路,建码头,救济穷人等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交口赞扬余老板是菩萨心肠。
从此便以后,在河口古镇的三堡街上有一段街被称为“半边街”,就这样代代相传,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