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怎么理解(天命也就自然规律)
全文列表一览
1.天命正确理解2.古代人们常说的“天命”有何含义?3.天命的解释及造句4.天命的反义词_天命的同义词_天命的词语解释5.古代人们常说的“天命”有何含义?6.天命是什么 什么是天命
天命正确理解
天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iān mìng,天魂、自性、良知、本性,意思是天道的意志;延伸含义就是“天道主宰众生命运”。语出《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
古代人们常说的“天命”有何含义?
“天命”,简单地解释,就是所谓天的 意志,朱熹曾这样阐述:“天命,即天道 之流行而付与物者。”意思是说,天命就 是施加于天地万物的天道运行的自然规 律。我国古代的天命观认为,天的意志是 不可违逆的,是人的力量所不至于扭转 的,人的所行所为必须遵循天命。
天命的解释及造句
天命拼音
【注音】: tian ming
天命解释
【意思】:迷信的人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数。
天命造句
1.我正在控制天命。
2.所以,这是你的命数、气数、天命,你必须正面接受它,由于没有外人能够做到这点。
3.但是穆拉维耶夫却坚持认为,俄国的天命之脉流淌在黑龙江上。
4.政治决定总会造成一些后果,决定历史的不是天命,而是我们的所作所为。
5.这两件事都意味着我们的行动会造成作用与影响。政治决定总会造成一些后果,决定历史的不是天命,而是我们的所作所为。
6.你们可能还记得哈特曼曾经争论过,月亮代表的是神圣的天命的力量,有许多理解这段的方式都是有意义的。
7.即使有时情况糟糕透顶,你总是可以相信,在上天的安排下,你自有你本人的.天命。
8.“届时将再出现一次重大危机危难,美国会再次出现泡沫破裂,而且会较去年更为严重,”杨天命称。他的客户中包括香港顶级银行家和娱乐明星等。
9.最初,这个事实对他妈妈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之后的日子,她也只能听天命,接受现状。
10.天命们手执直冒火焰的利剑,被派去守卫天堂的大门,不许我们重返乐园。
11.就如英国幽默可以对自卑一笑置之一样,在国际比赛中失利英国人也只是像遇见潮湿的夏天或长长的队伍一样用一个带有听由天命的优越感一笑了之。
12.但假如无法达到完成任何立即生效的认输,这三份协议就只能各安天命了,其中与哥伦比亚的协议看起来最有可能率先获得突破。
13.是否有诸如天数、天命、定数和神的存在令人不自由呢?
14.事业方向上的转变说来也属于一种天命。
15.但是天命之年的我很兴奋留着短发,由于它承载者我55岁发生的许多事情。
16.这是隐形天命三叉戟。
17.英雄的天命力(幸运)加4点。只有开局选择地狱英雄时才能使用。
18.去宣示我们的天命。
天命的反义词_天命的同义词_天命的词语解释
“天命”的同义词
定命 定数“天命”的反义词
“天命”相关同义词反义词的解释
天命: tiān mìng①上天的意志,泛指命运 天命难违|任凭天命。②指大自然的一种必然规律 制天命而用之。定命: dìng mìng1、审定法令。 2、决定命运。 3、注定的命数。宿命论者认为人的所有的都是命里已经定好的,称为"定命"。 4、借指必然的趋势。定数: dìng shù/shǔ/shuò1、计定数量。 2、气数;命运。宿命论认为国家的兴亡﹑人世的祸福皆由天命或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所决定,因称为"定数"。 3、定则;定理。
古代人们常说的“天命”有何含义?
“天命”,简单地解释,就是所谓天的 意志,朱熹曾这样阐述:“天命,即天道 之流行而付与物者。”意思是说,天命就 是施加于天地万物的天道运行的自然规 律。我国古代的天命观认为,天的意志是 不可违逆的,是人的力量所不至于扭转 的,人的所行所为必须遵循天命。
天命是什么 什么是天命
什么是天命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这个概念古已有之,许多典籍中皆能看见它的影子,如何去理解它呢?
有时候,理解某个概念是件非常费劲的事。也许最初提出概念的人只付与了它某种含义,但当它流行传播开以后,许多人将本人的思考加注其中,付与其新之寓意,这无疑扩大了其含义的边界,后人理解起来也就更难了。
顾名思义,“天命”即上天的命令。那何谓上天的命令,上天的命令象征着什么呢?就我如今的认知,我觉得它至少蕴含了三层意思。
第1层是,上天的意志,它主宰了天地万物,自然包括了人的命数。《论语》里面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意思是人的生死、富贵与否都取决于天命,不可强求。读《史记》的时刻,讲到项羽遭遇十面埋伏,仓皇突围时他不禁感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认给自己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自己,而在于上天,既然上天这么安排,我也就无力回天了,又何必去渡那乌江呢。由此可见,天命不可违。既如此,对待天命的态度,是要乐天知命,要向孔子的学生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许多人从中得到启示,将“天命”二字当做消极处世的借口,认为人生无需努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因此比较容易将遭遇见的困难和失败归结于天命而非自责,以致后来完全听之任之,无所欲也无所求。
但问题在于,什么才是我们的命呢?个体与个体不同,命运也各所不同。我们无法预知天命,又怎么知道此生是富还是贫,是贵还是贱,是福还是祸?那顺应天命又何从谈起呢?这也许与算命伪学的兴起不无关系。因此而知第1层含义有其不足之处,这也不由得我们继续发问:什么才是天命呢。
这就引出了天命的第2层意思,天命其实就是自然规律、金科玉律。自然规律至广至微,无声无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的万事万物,大到星辰宇宙,小至花草蝼蚁,都存在着自然规律。日出日落、四季轮回、生老病死等现象都是靠着自然规律在运行,生生不息。就如《中庸》所讲“天命之谓性”,朱熹解释:性,即理也。万物化生的时刻就被付与了理,这是天命决定的,是从自然规律中来的。杜甫诗云: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孟子云:食色,性也。无论物性还是人性,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的,改变不了。即使当今的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们观测到了天体运行的轨迹、发现了万有引力、甚至人的基因序列,我们还是不能解释为啥这几个东西会存在,是谁付与了它们的存在,这一切的本源又是什么?
基于它无法解释,更不可改变的特性,古代人们把它叫作“天命”。既然如此,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类,也就只能遵循天命了,故《中庸》讲:率性之谓道。“率”就是遵循之义,道本意是路,就好像太阳东升西落,水往低处流,人由生到死,自有其该行的道路。故应当顺应天命,走该走的道路。
不过,我们又有疑虑了。既然天命是客观存在的,是凌驾于我们的意志之上的,我们不管做啥都逃脱不了自然命运,都脱离不了由生到死的人生道路,那说顺应天命又有啥意义呢?我努力拼搏是顺应天命,消极处世莫非不是顺应天命,不都是在天命之中,在遵循经常提到的道吗?
至此我们发现,对于“天命”一说,不管是第1种唯心主义的解释,还是第2种唯物主义的解释,都不可避开地滑向了绝望的深渊,容易使人对命运产生消极的情绪。第1种观念里,人类就好像被牵线的木偶,生命中发生的所有的都是定数,每个个体就好像一个数据库,里面记录了你的生死富贵,你的成功失败。第2种观念里,人类就成了旷野中的一粒砂石,一株小草,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的存在就如刍狗一般。上天也无论你什么时间生,什么时间死,是富是贫,是贵还是贱,你也无法突出你生而为人的高尚,你与尘埃无异。
照着样下去,人类绝对会走向堕落。而我们的圣人,他们先知先觉,发现了如此的倾向,于是靠自己的学说救万民于混沌愚昧之中,教各位好好做人。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可谓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主体,不管道家还是儒家,都对“天人合一”的思想青睐有加。这种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将人的地位提升到和天、地相同的位置,三者并列为三才,是并列统一的关系,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就是论述三者之间的联系的:“《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而人之因此为人,就是要善于学习,取法于天地,像天地一样生生不息,一步步完善本人的人格,成就人道。所以“天命之谓性”中的性就不只是“食”“色”这几个动物的本能,而是更高的道德追求,如“仁义礼知信”,如“忠恕”,如“孝”,如“勇”等诸如此类。儒家给人创立了一整套的道德行为准则,包括怎样事君、事亲、事朋等理论,就是想告诫人们,人立于天地之间,是自有其道理的,不应自暴自弃,丧失了做人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理论过时了,但其原则永远不变,就是生而为人,要追求品格的完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讲来这里,“天命”的第3层意思也就出来了,它既付与了人自然的属性,又赐予人生而为人的常理和道德。而所谓乐天知命,意思是讲在顺应自然的情形下,一步一步完善本人的人格,去做一位君子。至于生死和富贵,就随其自然,不用特意去追求。
再回到《中庸》第1句:“修道之谓教。”然而人道并非毕生下来就能成的,人与人的禀赋不同,接近道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故圣人强调教、强调学,通过教和学,使自己一身慢慢合乎道的绝对标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了凡四训》是个非常好的例子,作者袁了凡讲述,早年有人给他算命,连他几时考中科举、俸禄多少、命里无子、何时归天,都一一告诉,经过一些年份,好多事情都一一应验,因而他深信不疑,自此对人生听之任之。后来他遇见一位老者,老者面斥他: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经老者点悟,他开始用心做人,精进学问,多行善事,以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与所算的命数完全不相同,他不但老来得子,学问和事业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样通过努力来改命的例子,也许正所谓“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