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八字命运(八字南怀瑾孟子)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命
这个命盘啊,有还是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性所带来今生的因果遭遇。换句话,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否准确呢?准确。——推理。有西洋的算法、咱们国家的算法、有样式不一的算法,但是最高的只百分之六十。假如某一个人对八字精到了极点、深通了,到了大智慧有神通的境界,算到了准到百分之九十八,最后还是不准的。由于这是靠推理、依通算这个命根。
命根是什么?宿业,所以古代人们亦称做宿命,你过去的业力能给人带来的。那么这个宿业带来的呢,八字,不要看八字,看相就看出来了。由这个相呢,学唯识叫法相宗,每一个人相上就带了,很明显的。肯定不是面相,你讲话、态度、仪表、走路、做人、高矮大小……啥都有关系。瘦得像广素琴讲我脱了水的一样,那个就是他,个人业力不同。像广素琴他自己就没有脱水的,那又不同。这个就是命根所带。
你要做东方人、西方人,皆由命定。但是这个命是什么呢?是前生所带业力,无主宰、非自然。这个命定。
所以命根啊,这个生命来的,「但依本识」第八阿赖耶识亲种的分位,亲因缘种子所带来业力中分位的假立,分别种类。怎么叫做假立呢?你这个命盘假如算今生的这个命定了,再毕生的命不是这个命了,看你此刻所造的因果;是分位的假立。而且算八字讲运气,运就是一个阶段,年轻不好、中年好,中年不好、老年好,或者老年又不好,老年哪一年好、哪一年坏,它的分位的假立。
「非别有性」。他说另外这个命并没有个呆定真正一个命确定在那里,由于它是「分位假立」,所以真正修道学佛的人,大老公可以转命,为啥不能转呢?学会了算命更加能够转命,我算到这一时刻运气较差,再一推算是哪一点不好,俺就在此处地方,四个字:「修德进业(进德修业)」,就非改不可。在本识上、第八阿赖耶识的习气上改。你说我这个是命定改不了——改不了你活该去受报!改变命运是什么办法呢?修德进业(进德修业)。
所以儒家教我们做人做事就是转命啊,大老公能立命啊!所以孔子也只讲「五十而知天命」。可是这个道理,你懂命理,不是算八字这个命理了,自己晓得、认识命,谈何容易啊!以孔子的修养,你看孔子毕生,比你们哪一个青年都艰苦啊!生来爸爸早没有了,妈妈带他,十一二岁他就当家了。哥哥又是残废的,还有姐姐,一家要自己挑起来,又没有遗产,那多苦啊!啥都做过啊!可是他就转变了本人的命运,你看,万世的大圣人,这个了不起啊!这便是我们大老公所值得效法。你们近日有好几位,你说就是讲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拿本人的生命给大众赎罪,总之明这个命的道理。那么做不做得到呢?他的愿力是非常伟大,菩萨愿力一样,自他相互作用与影响。所以同样的道理,这个命你要搞清楚。
「命根但依本识亲种分位假立,非别有性。」而不是特别有个永恒不变的。特别是学佛的人学会会算命,一天到黑迷信那个算命,我一看就烦了。本来教你们懂理,结果你还是搞,这样还是学佛法?这是外道了!一天在命运的迷信中。迷信就是不要给他迷住啊!你要透过这个理,所以算命明 白了这个理,哦,运气较差,不好怎么转呢?进德修业,就能够转嘛。运气较差,万事吃亏。所以算命的人,还有我教你们学会算命,最容易造口业啊!无意中就造了一句口业:「唉呀!此处地方你不大好啊!」他的心理受了你的作用与影响,这句话就害了人家。他本来还没有事,「哎呦!他说我不大好,他命算得很灵的!」完了!本来还不错打过去的,给你一句话害死了,造了口业了。因此这是佛的戒律绝对不准的地方,比较容易造口业。而且还会造意业,由于你看了八字,把这个家伙坏呀、好呀看出来了,嘴巴是:「嗯!很不错了!很不错了!」心里:「这个坏蛋,你这个家伙坏蛋,这个命盘坏!」你的意业又不对了。
所以不让你们学,你们没有资格学。像我们玩了一辈子你看我绝口不谈这个,我也会看相,我也从来不看相,管它好的坏的!看那一个人蛮可怜,可怜人本来那个相就难看嘛,你管他相好看还是不好看!你更不要他做你的哪些人。可怜就要帮忙嘛!哦,他相好看可怜才帮忙,相不好看的可怜人就不帮忙?!你去你的,你还学什么佛啊!就是这个道理。相跟命,相比命还灵,这便是命根。
为啥每一个人有这个相貌呢?是本识的亲种的分位假立。但是你要知道,「非别有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哦!大老公就能够转变了。我看见许多修道的,大陆上有多少个高僧,俺要皈依的人,像你们见到沙弥就皈依,我们当年二十几岁比你们勤快多了,一看这个沙弥有道,跪下来就皈依。管你的!你爱收也好、不收也好,我叫你师父了,就赖上了。像你们笨笨的,还要选个时间,皈依不皈依还要搞的……像我们啊,看见对了就「咚咚」两个膝盖头发软,就一跪。故有朋友说你发贱啊?我说哎对不起,就是发贱!「哎,这一个烂沙弥都给他跪?」我说你看得的出来啊?!但是我这个膝盖头都没有跪错过,给我一跪过的,都被我挖出来,真有东西;外表上看不出来。
那些人你说看他的相啊,那是孤苦伶仃没有一样好相——哎,人家成道,是大好相!你仔细一看,都是大好相。他得了道,他那个坏相已经变成好相了。因此我好久以前有个师傅,眼睛、嘴巴那么大,鼻子像一个蒜头那么小,两个眼睛那么大,耳朵棋子那么小,而且长成一堆了,你看那个样子好看吗?哎,越看越好看,比他(师指一同学)还漂亮!那奇怪了。
这几个在此地所见的也许不多,我讲的皆为真话,不是小说,我都亲眼看过的。想想啊,相、命都不能范围一个人。尤其修道的人,范围不住的。他心一坚定了,就把它突破了。这要注意和提防!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为啥算命造业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 听闻南怀瑾先生逝世,不胜感伤。看见一篇南怀瑾先生谈算命的文章,与佛友共享,以此缅怀这位当代国学大师。继续延伸阅读:《六十年说法不虚 南师留下完整的金刚舌舍利(得完整头颅,洁白如玉,内有大量舍利)》 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否准确呢?准确。——推理。有西洋的算法、咱们国家的算法、有样式不一的算法,但是最高的只百分之六十。假如某一个人对八字精到了极点、深通了,到了大智慧有神通的境界,算到了准到百分之九十八,最后还是不准的。由于这是靠推理、依通算这个命根。 学佛的人学会会算命,一天到黑迷信那个算命,我一看就烦了。本来教你们懂理,结果你还是搞,这样还是学佛法?这是外道了!一天在命运的迷信中。迷信就是不要给他迷住啊! 你要透过这个理,所以算命明 白了这个理,哦,运气较差,不好怎么转呢?进德修业,就能够转嘛。运气较差,万事吃亏。所以算命的人,还有我教你们学会算命,最容易造口业啊!无意中就造了一句口业:“唉呀!此处地方你不大好啊!”他的心理受了你的作用与影响,这句话就害了人家。他本来还没有事,“哎呦!他说我不大好,他命算得很灵的!”完了!本来还不错打过去的,给你一句话害死了,造了口业了。 因此这是佛的戒律绝对不准的地方,比较容易造口业。而且还会造意业,由于你看了八字,把这个家伙坏呀、好呀看出来了,嘴巴是:“嗯!很不错了!很不错了!”心里:“这个坏蛋,你这个家伙坏蛋,这个命盘坏!”你的意业又不对了。 所以不让你们学,你们没有资格学。像我们玩了一辈子你看我绝口不谈这个,我也会看相,我也从来不看相,管它好的坏的!看那一个人蛮可怜,可怜人本来那个相就难看嘛,你管他相好看还是不好看!你更不要他做你的哪些人。可怜就要帮忙嘛!哦,他相好看可怜才帮忙,相不好看的可怜人就不帮忙?!你去你的,你还学什么佛啊!就是这个道理。相跟命,相比命还灵,这便是命根。 相、命都不能范围一个人。尤其修道的人,范围不住的。他心一坚定了,就把它突破了。这要注意和提防!
南怀瑾先生为啥有那么多钱
十方来 十方去,十方人共成十方事。
南怀瑾预言的 使命, 最厉害的三个特征
南怀瑾预言的 使命
以下 于 南怀瑾东方讲堂 , 南师著述摘录
假如生活之中由于一些客观的缘故,你的理想、抱负或者想法等等无法付诸实践,你会怎样面对?
大部分人会有两种选择:有的人会依照既定的念头,硬着头皮往前闯,而另一部分人则在受挫之后干脆丢弃。
商业评论家吴伯凡先生在解读CEO贝索斯的“踌躇哲学”时,讲到了第3种选择:
既不是硬着头皮往前冲,也不是丢弃,而是“踌躇”。在这个不执着、不丢弃的过程当中,你要密切地注意和提防,眼前正在发生的这几个事情上,有也许会出现让你别开生面的机会,甚至是一条死路里突然发现一个隙。
就好像《桃花源记》里头的区区的洞——“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传统经典《孟子》中也有两句话极为深刻: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南怀瑾先生认为, “乘势与待时,确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原因。不仅个人事须乘势待时,家庭事、事、事、天下事莫不如此。即便有了智慧,有了基础,还是要乘势,还是要待时。”
你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要学会乘势与待时,才能发挥功用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
青年同学们,此刻读《孟子》,对于这句话更好能够牢牢记住。我们幼年时读书,读到这一类美而又有至理的名句,便立刻熟读、立刻背,到老还是牢记不忘的。
这句成语是说,固然你有聪明绝顶的智力,但是客观环境还没有构成有益的形势,因此你还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总之,一个聪明人,因客观的形势不利,也是没有办法成功的。
打比方说骑上摩托车,不能在刹那间就到达目的地,务必要车动的那一股势,发生动力,才能到达。假如没有这个“势”,而空想到达,那只有进精神病院了。
你固然有了无比坚固的基础,还是要等待时机,才能发生功用。所谓时机,亦即现代所讲的“命运”、“机会”。机会不来,你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是枉然。
我们此刻看电视蛮舒服的,可是电视机由发明而到成为全人类的需要品,就要一些时日和机运了。所以发明电视的人并没有发财,之后的人捡现成而做电视生意的,反而发财致富,这便是时机的关系。
在他来说,虽有发明的能力,但运气不到。历史上许多发明家常有潦倒而死的最终,皆时运未通。可是后人利用他的发明,却大发其财…
古今中外,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都是由于自己没有乘势,或没有待时,或无势可乘,或时机早已过去,或是时机迟迟不来。这几个也可归之于命运,所谓生不逢时,虽有才能也毫无用处。就像算命的说命好运不好,命是帝王之命,可是始终轮未到你上座,毕生倒霉运,又奈何?!
乘势与待时,确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原因。不仅个人事须乘势待时,家庭事、事、事、天下事莫不如此。即便有了智慧,有了基础,还是要乘势,还是要待时。
——《孟子与公孙丑》东方出版社
02 命跟运是两回事,命好不如运好,要注意和提防“随时动”“随时止”
得了道的人而不是不敢做事哦,“随时动”,注意和提防这个“时”,时节因缘不来就不动。
我也告知过你们同学,百丈告知沩山一句重要的话,一切 都懂这个,“欲识性义,当观时节因缘”,这个时十分重要。
时是什么?就是我们普通讲运气,命跟运。因此你们有很多会算八字的,要学中医针灸看病,也要明 白八字。哪个时候得的病,哪一种年龄,哪一种人,务 必要到哪一天才会好,讲命的话是呆定的。有人八字特别好,命真好,但一辈子倒霉,由于不得其时嘛,不走运。
所以命跟运是两回事,运就是时。譬如这个茶杯,工厂一次做出来一万个,茶杯的命好,但运每一个不同。有个茶杯被买来给大泡茶,他不在我们都不敢动啊!同样一个茶杯买去给一个患病在床的人,接用的,它两个运就不同,命是一样,懂了吗?运就是时。所以算命的道理,“命好不如运好”,不得其时就不行。
《》的学问讲了半天,孔子就讲一个字——“时”,随时而动。家也讲一个时,在每一本经开始,“一时,在舍卫国……”,这里告知你,就是这个时,所以随时而动。孟子也告知我们,“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亦即列子这个意思。连孔子、孟子碰到当时都没有办法,你本事再大,那个时代不属于你的,就没有法子。
因此我往往给老朋友们说笑话,“随时动”,不是随时都要动,应该是“随、时、动”,那个时到了你就动,时未到你不能动。打比方说说此刻还没有,你一个人在课堂动,走出去,大伙都要看你,这就不是“随时动”。等到大伙都走,你也就一起走了,这便是时的重要。
不过也要知道“随时止”,动止之间,一进一退,对于这个时刻的把握,“智不能知也”。得了道的人,他能够把握这个时,该动的时刻动,该止的时刻止,不会勉强,勉强是没有用的。
为啥?都不能转定业,在定业这一些时日内你绝不能碰,碰了也没有用,也过不了。等这个业一消,轻轻一招手就过来了,就得度了。所以纵然你有智慧,这个动止的jiguan在哪里,你还不可以了解,了解以后,就能够了解天下事了。
——《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
欢迎朋友们转发, ,我在此先谢谢各位了!
上面便是与南怀瑾预言的 使命有关的内容,是关于南怀瑾的共享。看完 最厉害的三个特征后,希望这帮助到大家!
南怀瑾预言的 使命, 最厉害的三个特征
南怀瑾预言的 使命
以下 于 南怀瑾东方讲堂 , 南师著述摘录
假如生活之中由于一些客观的缘故,你的理想、抱负或者想法等等无法付诸实践,你会怎样面对?
大部分人会有两种选择:有的人会依照既定的念头,硬着头皮往前闯,而另一部分人则在受挫之后干脆丢弃。
商业评论家吴伯凡先生在解读CEO贝索斯的“踌躇哲学”时,讲到了第3种选择:
既不是硬着头皮往前冲,也不是丢弃,而是“踌躇”。在这个不执着、不丢弃的过程当中,你要密切地注意和提防,眼前正在发生的这几个事情上,有也许会出现让你别开生面的机会,甚至是一条死路里突然发现一个隙。
就好像《桃花源记》里头的区区的洞——“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传统经典《孟子》中也有两句话极为深刻: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南怀瑾先生认为, “乘势与待时,确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原因。不仅个人事须乘势待时,家庭事、事、事、天下事莫不如此。即便有了智慧,有了基础,还是要乘势,还是要待时。”
你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要学会乘势与待时,才能发挥功用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
青年同学们,此刻读《孟子》,对于这句话更好能够牢牢记住。我们幼年时读书,读到这一类美而又有至理的名句,便立刻熟读、立刻背,到老还是牢记不忘的。
这句成语是说,固然你有聪明绝顶的智力,但是客观环境还没有构成有益的形势,因此你还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总之,一个聪明人,因客观的形势不利,也是没有办法成功的。
打比方说骑上摩托车,不能在刹那间就到达目的地,务必要车动的那一股势,发生动力,才能到达。假如没有这个“势”,而空想到达,那只有进精神病院了。
你固然有了无比坚固的基础,还是要等待时机,才能发生功用。所谓时机,亦即现代所讲的“命运”、“机会”。机会不来,你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是枉然。
我们此刻看电视蛮舒服的,可是电视机由发明而到成为全人类的需要品,就要一些时日和机运了。所以发明电视的人并没有发财,之后的人捡现成而做电视生意的,反而发财致富,这便是时机的关系。
在他来说,虽有发明的能力,但运气不到。历史上许多发明家常有潦倒而死的最终,皆时运未通。可是后人利用他的发明,却大发其财…
古今中外,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都是由于自己没有乘势,或没有待时,或无势可乘,或时机早已过去,或是时机迟迟不来。这几个也可归之于命运,所谓生不逢时,虽有才能也毫无用处。就像算命的说命好运不好,命是帝王之命,可是始终轮未到你上座,毕生倒霉运,又奈何?!
乘势与待时,确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原因。不仅个人事须乘势待时,家庭事、事、事、天下事莫不如此。即便有了智慧,有了基础,还是要乘势,还是要待时。
——《孟子与公孙丑》东方出版社
02 命跟运是两回事,命好不如运好,要注意和提防“随时动”“随时止”
得了道的人而不是不敢做事哦,“随时动”,注意和提防这个“时”,时节因缘不来就不动。
我也告知过你们同学,百丈告知沩山一句重要的话,一切 都懂这个,“欲识性义,当观时节因缘”,这个时十分重要。
时是什么?就是我们普通讲运气,命跟运。因此你们有很多会算八字的,要学中医针灸看病,也要明 白八字。哪个时候得的病,哪一种年龄,哪一种人,务 必要到哪一天才会好,讲命的话是呆定的。有人八字特别好,命真好,但一辈子倒霉,由于不得其时嘛,不走运。
所以命跟运是两回事,运就是时。譬如这个茶杯,工厂一次做出来一万个,茶杯的命好,但运每一个不同。有个茶杯被买来给大泡茶,他不在我们都不敢动啊!同样一个茶杯买去给一个患病在床的人,接用的,它两个运就不同,命是一样,懂了吗?运就是时。所以算命的道理,“命好不如运好”,不得其时就不行。
《》的学问讲了半天,孔子就讲一个字——“时”,随时而动。家也讲一个时,在每一本经开始,“一时,在舍卫国……”,这里告知你,就是这个时,所以随时而动。孟子也告知我们,“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亦即列子这个意思。连孔子、孟子碰到当时都没有办法,你本事再大,那个时代不属于你的,就没有法子。
因此我往往给老朋友们说笑话,“随时动”,不是随时都要动,应该是“随、时、动”,那个时到了你就动,时未到你不能动。打比方说说此刻还没有,你一个人在课堂动,走出去,大伙都要看你,这就不是“随时动”。等到大伙都走,你也就一起走了,这便是时的重要。
不过也要知道“随时止”,动止之间,一进一退,对于这个时刻的把握,“智不能知也”。得了道的人,他能够把握这个时,该动的时刻动,该止的时刻止,不会勉强,勉强是没有用的。
为啥?都不能转定业,在定业这一些时日内你绝不能碰,碰了也没有用,也过不了。等这个业一消,轻轻一招手就过来了,就得度了。所以纵然你有智慧,这个动止的jiguan在哪里,你还不可以了解,了解以后,就能够了解天下事了。
——《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
欢迎朋友们转发, ,我在此先谢谢各位了!
上面便是与南怀瑾预言的 使命有关的内容,是关于南怀瑾的共享。看完 最厉害的三个特征后,希望这帮助到大家!
南怀瑾大师是否证得神通?
有神通者不可喜用神通,原因有三:
1.神通者,神出,是“神”给予人的,应该说只所以这样是为了修行而使用,而非为了高于他人而使用。
2.不得以法力作用与影响世人的活法。不得以神通显圣称神。
这两点是正规宗教与“邪教”的不同。得神通者不可在“凡人”面前展示,是宗教正常发展的需要。假如大伙都显示神通,那人们都去信教了,人世间还是人世间吗。处处皆修士,修士怎样立足人间。
3.修行过程证神通,而不是解脱,只是印证,务必要有“俱神通而不用”的境界,方可进一步修行。这点不要受影视和文学作品的误导,电影是给一般人看的,不是教导修行人的。
假如持神通而乱世,自己也得不了大道,世人也不能容许。想象一下,假如沙弥都喜用神通为本国当特务,那对方国家还能让佛教存在吗?一个修士以神通在人世可得无上权力,还会潜心修可以吗?基本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