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六道轮回佛像六道藏传佛教佛像(藏传佛教六道轮回)
全文列表一览
1.关于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2.唐卡六追轮回图之寓意3.藏传佛教的佛像有哪些4.求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图详细解读5.“轮回”到底是啥意思?佛教的“六道轮回”指什么?6.佛家所说的六道轮回,到底是哪六道?
关于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图,在西藏一直都被用来作为讲解佛教基本宇宙观的教学工具。
整个画面是由巨大无比的阎罗所咬的大圆轮,象征众生辗转所要投生之六道,无有出期。
(一)六道轮回图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轮回理论的昭示图。
(二)六道众生透过佛法的修行,最後终得解脱轮回、登佛净土。
(三)在最内圈的是鸡、蛇、猪,代表贪、瞋、痴三毒。
(四)第2圈分成黑白两个半环,代表(黑)恶业与(白)善业。
(五)第3圈是上为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下为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道。
(六)第4圈是十二因缘: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等。
(七)佛陀其实就是修行观察十二因缘而开悟成佛。此处则各以不同的图像来作为象徵。(注意和提防,这是小乘佛教的讲法,大乘佛法认为十二因缘的果只是缘觉果,还不是大乘,并不究竟)
二、含义
(1)以钟表时刻的相关位置来做说明,六道的具体位置分别为:
十一到一点钟的具体位置是天道,
一到三点钟的具体位置是人道,
三到五点钟的具体位置是饿鬼道,
五到七点钟的具体位置是地狱道,
七到九点钟的具体位置是畜生道,
九到十一点钟的具体位置是阿修罗道。
六道中绘有各种象征的人物、动物、亭台楼阁、日月祥云等,都是六道业报的显象。
(2)最外一圈有十二个画面,象征十二缘起。由十二点钟的具体位置开始,顺时钟方向旋转,它们的代表象征物是:
(一)无明——育女,
(二)行——陶人,
(三)识——摘果猿猴,
(四)名色——两人乘船,
(五)六入——小屋六窗,
(六)触——男女拥抱,
(七)受——眼中箭,
(八)爱——女陪男,
(九)取——摘果人,
(十)有——男女同处,
(11)生——女人生子,
(12)老死——背负死者。
唐卡六追轮回图之寓意
唐卡是藏语的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幅画。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范畴,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多数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现已成为海内外文物收藏的新热点。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幅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色彩和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看成是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大部分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葩,千余年来作用与影响深远。
唐卡的画派和地区凤格
随着藏传佛教的广泛流传,唐卡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藏区许多地方显现了师徒相承、父子相承的专业画师队伍。绘画技艺也更加成熟,形成一些画派。门者画派是门乃屯珠的"门派",以及他同学群则青木的“青派”和席巴活佛的"席派"三派综合而成的画派。它的特点是:构图简明扼要,朴素无华,不追求太多的图案和装饰;色彩上不重谊染只有浓淡变化,画面韵律极强。
门萨画派是16世纪由画家萨托罗松在门者画派的基础上创立的一个新画派。画风开始倾向人物造型夸张,且构图宏大,注重图案装饰和色彩饱和,高原特色极强。这种风格深受寺院高僧的喜爱。
嘎玛贡画派是16世纪盛行于西康地区的一种画派,因为西康在地理上与汉地接壤,因而形成了一种深受汉地艺术风格作用与影响的新唐卡艺术,历史称为“旧嘎玛贡”画派。18世纪八邦寺高僧多倾觉和曲吉牛勤又创立了“新嘎玛贡”画派,这一画派学习汉族工笔画传统。其手法是施用大片的金色,用莲花、山水、走兽及吉祥物组成背景;用各种富丽堂皇的精细图案装饰衣袍、供器;用重彩烘山托云,不显笔痕;人物则多以重金勾描,金碧辉煌。
唐卡也有按地区来划分的,分为 3种地区凤格。藏中地区,深受印度和汉地书风的作用与影响,并较多地保有藏地古老书风;构图严谨,笔力精细而道劲,专色凝重,风格华丽。藏西地区,受尼泊尔书风的作用与影响较大,常“三折式”的美妙动人的体态,不用山水,而以很多圣众围绕主尊。藏东和康区,则大胆地吸收汉地绘画风格和技艺,讲究笔墨情趣趣味和人物的内在神韵;注重经营位置,留有一定的空白;一般设色比较淡雅而富于变化。而青海省东南部以吴屯艺术为代表的唐卡,却设色艳丽,很富装饰性。
唐卡的绘制
反映教礼、教规的唐卡,常见的是坛城图、六追轮回图,十全自在图,格鲁派戒律表、九宫八卦图、八大佛塔和各佛菩萨等。最常见的是“八吉祥图”(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腾幢、金轮),还有“吉祥八物”(镜子,奶酪,长寿茅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黄、簧丹、白芥)。另有七政宝图形及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唐卡中,除了绘制宏伟的建筑群,还刻画寺院及其兴建原因、修建情景和建寺过程中降魔的神话故事,有的还绘有寺院落成后的盛大庆典场面。西藏民族类唐卡是以藏民有关的内容为题材。包括他们的历史地理、神话传说、藏医药、天文历算等,还包括四大洲及风火水土图、须弥山图、西藏人的源头图,金城公主进藏图等,吉祥四瑞图也是藏族僧俗酷爱的唐卡题材。某些反映两藏历史的唐卡,往往采用散点透视的方式方法或连环图带的形式,每一页书面批注少量文字。如《八思巴传》医药学唐卡,分人体解剖图、药物图,器械图,尿诊图、脉诊图和饮食卫生防病图筹,是依据著名医学家玉妥宁玛·云丹贡布的著作《四部医典》的内容绘制的,共79幅。还有1幅西破历找名医师承图,共计80幅。天文圈最出名的是《天体日月星辰土运行图》,用12种动物(牛、羊、马,鱼等)各代表一个星球。各按一定的轨道运行。这与古时候汉地把天体分割为十二宫是完全一致的。历算唐卡是藏族历算家依据文成公主带来的历算书,图表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这种藏历推算法叫“黑算”。
唐卡的种类
唐卡的种类依其所使用的材质来区分,大体可以分为笔绘唐卡、刺绣唐卡、贴花唐卡、缂丝唐卡、织锦唐卡、版印唐卡等。笔绘唐卡大部分绘在画布上,少数是在绢框和纸面上绘制的。这种唐卡,是先将白布绷在木框上,涂上一层胶质白灰,再用滑石磨平,紧接着勾勒作画。作画时用碳笔打稿,再平涂、喧染上色,使用的色料非常考究,采用石黄、石青、石绿、朱砂等的矿物颜料;紧接着勾线、铺金压线、开眼、整理、装衬。
刺绣唐卡是运用锁绣、网绣等手法,以各色丝线绣成,分为高绣和平绣。高绣是用各种颜色绸缎剪成佛像、景物等形状,充塞羊毛或棉花,使中间凸起,紧接着用丝线绣制,颇有立体感,大多数由深色背景衬托,通常流行于青海塔尔寺一带。平绣就如一般汉地的刺绣,成平面图像,几山水、人物、花卉、邻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贴花唐卡俗称堆布绣,方法是先画好纸稿,再刻画到各色绸缎上,紧接着剪下,继而拼凑缝接在一张大的底布之上,在各寺院中晒大佛所用的巨大唐卡,大体上都是用此方式做成。
缂丝唐卡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织成的,而且颜色正反两面相同,但图案左右相反。人们视之如雕镂之像,风格面貌典雅。织锦唐卡乃是使用织布机器,以绸缎为底子,用各色丝线为纬,利用经、纬线来回穿梭织成作品。
版印唐卡是一种印刷着色唐卡,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版,用墨或朱砂为颜料印于薄绢或细棉麻布上,紧接着着色装祷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设色多为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用以满足僧俗对唐卡的大量需要。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色彩辉映。在西藏山南的昌珠寺,就有一幅《观音菩萨静息图》珍珠唐卡,用了两万颗珍珠和松耳石等,高五尺,宽三尺,弥足珍贵。
藏传佛教的佛像有哪些
藏传佛教表现性佛像分类
广义的佛像包括所有佛、菩萨、罗汉以及护法和各派祖师、高僧、活佛等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的造型。有塑像、画像、雕刻、唐卡等多种形式。佛像是佛身代表,在通常意义上,代表佛菩萨的智力。这和其他人所理解的膜拜对象不同。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教发展至今,在我国分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流派。南传佛教亦称上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以自己一身解脱为终极目标。佛像只有佛陀亦即释迦牟尼这一种。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均为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大乘佛教佛像种类众多,如汉传佛教寺院五百罗汉,每一尊造型皆不同,堪称佛像造型艺术集大成者。藏传佛教佛像造型又不同于汉传佛教,根据佛教经典划分,主要有般若部和秘密部。
01般若部
般若部是大乘教五大部之一。是《大般若经》和衍生而出的其他经典,以及其他支派般若经典的总称。般若部的佛像,即出自般若部经典的佛像。主要有三世佛、七佛、十方佛、药师佛、狮吼佛、金刚不动佛等。
三世佛:三世,过去、此刻、未来。世是时间,界是空间。佛教中所称的“世界”即时空的总和。过去佛是燃灯古佛,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是此刻佛(指佛法续存的整个时期)之前的佛。燃灯古佛在过去时为释迦牟尼佛授记,《金刚经》中记录载入:“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此刻佛释迦牟尼佛。
未来佛是弥勒佛,藏语称为强巴佛。依照佛经记录载入,弥勒佛现居住于兜率天,将在此刻佛法无法教化众生时出世。
七佛:在此刻佛之前成佛的过去六佛,即拘楼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加上释迦牟尼佛的总称。
十方佛:十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有蕴含无累世界之寓意,所以寺院又称“十方常住”。十方有无累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佛指相对应十个方位的佛:东方善德佛、南方栴檀德佛、西方无量明佛、北方相德佛、东南方无忧德佛、西南方宝施佛、西北方华德佛、东北方三乘行佛、上方广众德佛、下方明德佛。
药师佛:分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如来佛和药师七佛两种造型。
0
秘密部佛像指出自密宗(密教)经典的佛像,大多出自瑜伽怛特罗、无上怛特罗等经典,在藏传佛教中,秘密部的佛像占佛像中的多数,造型各异,种类繁多。
本初佛:即本初之佛,系诸法之本源、万物之创造者,是五尊佛之祖。也称为胜初佛。法身在火焰里显现,有全知全能的智力,双尊各有四臂。
五尊佛:亦称五方佛。代表中、东、南、西、北五方的佛。即大日如来佛、阿亥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五尊佛的造型分如来、菩萨、明王(忿怒相)三种。
五本尊佛:即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时轮金刚、喜金刚这五尊密宗奉分本尊的五尊佛。
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的忿怒法身。又称牛头明王,有9头34臂16足。
胜乐金刚:是三世诸佛功德的总集代表。4面、3目、12臂。
密集金刚:是三世诸佛身的总集代表和展现。3面、3目、6臂。
时轮金刚:时轮是时间之轮,时轮金刚作为本尊,代表时轮理法,象征慈悲。4面、二十四臂。
喜金刚:是悲智合一的代表象征。8面、16臂。
五本尊佛在造型上都为双尊拥妃,各自的的明妃不相同。
求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图详细解读
六道轮回图,藏语为“斯贝考劳”。图中它被凶猛巨大无比的阎罗王捏持在手,并以口咬田的上缘,示六道众生都离不开十二因缘。
圆形的六道轮回图,正如轮回的本性一样,轮转不息,无始无终。当你此刻受昔业的果报时,你正在造未来的业因,所有的都是同时发生,无始无终。
六道轮回图的中心,示有三只动物:鸡、蛇、猪首尾相连。鸡对物强烈爱著,而产生占有心,不知满足,为当下的欲望东奔西跑,终日追逐;蛇我所,我见,我执,对违背自己意愿的人与事,产生怨恨,忿怒攻击;猪身躯苯重,目光低视,象征无明,坚执我见,执有为实,这几个是让人产生痛苦与死亡毁灭之因。
其外层分白黑两色以表善趣和恶趣;又其外层分上二、下三共五段,上二段表天界和人界,下三段正中表地狱,右表旁生,左表饿鬼;最外层为十二缘起,绘盲人、瓦匠、猴、船、空宅、接吻、跟中箭、饮酒、果果、孕妇、临产、老人和死尸,次第预示无明、行、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表死。
另外,该图上方佛像、日月、精舍等暗示四圣谛;苦谛指自因业及烦恼所生取蕴,有漏情器世间为其后果之一切事物,为众苦之蕴,当知如病,此于圣者,始能如实现见,故名苦圣谛。集谛指:引取自果之蕴,即一切不净情器世间之能生因,谓业及烦恼。遍生众苦,如疾病因,是所因断。此于圣者,始能如实现几,故名集圣谛。灭谛指:依于自因之道,永断所断之集,业及烦恼,究竟不生,轮回因果自续断灭,是如证得无病之乐。此于圣者始得如实现见,名灭圣谛。道谛指:证得自果灭谛之道。喻如良药,应当服用,此于圣者智中,真实不虚,故名为圣道谛。
于是,贪、瞋、痴三毒,是一切轮回的根祸,而三毒的基本则是无明。唯一可以对治三毒的,就是持求智慧、修习佛法。
如果想解脱轮回,先要了解解脱轮回之因,因为过去所积之业,你就有了这一生所处于的某种现状。不过,这一生的努力可以变为来生之果。可获得完全解脱轮回之缚的方式方法,断贪、瞋、痴、三毒,而根绝轮回的苦楚
“轮回”到底是啥意思?佛教的“六道轮回”指什么?
1.轮回又称流转、轮转、是指生死轮回。
2. “六道轮回”是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佛家所说的六道轮回,到底是哪六道?
佛家所说的六道轮回,到底是哪六道?相信在各类神话故事里面,还有如今的互联网小说中,读者们都会看见许多关于“六道”的东西,那究竟六道是啥样的存在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各位讲解一下。
六道原来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的world世界观,后来被佛教所借用,形成了本人的一套制度,依据福报的大小来划分,人在死后可回顾毕生,查看毕生所作所为之事,福祸哪种更加的多。在佛教的观念里“众生生死范围固然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是受报的单重道。 ”所以天道和修罗道只有享受福报,下三道只能“享受”苦报。其中只有人道是最有利的能享受苦报也能享受福报,也可以分清罪与善。下面小编就而言解一下各个道。
first of all就是天道,天道能进入的人都是在上一世的善人,做过很大功劳的善人,有些甚至几世的善人。由于佛教很讲究因果,所以前世聚攒了许多“善因”,因此在下一世就能够投入天道,亦即经常提到的“善果”。在转生的今世,就能够享福了。
第2道就是修罗道,能投身修罗道的人,多数都是福缘深邃的人,固然修罗道业已算是半人半神的存在。而且天生战斗力极强。
第3道,人道。人乃万物之根本,在佛家的思想中,能够称为“人”很是幸运,投身人道,就相当于一次修行,要体验人生的百态,好好感悟人间,才能早日修成正果。
第4道,饿鬼道。能被投入这条道的人,都是上一世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们每一天都会受到饥饿的煎熬,算的上是上一世的惩罚。
第5道,地狱道。进入的人,他们依据自己一身的罪孽而定罪,受尽折磨,直到洗清罪孽,才能再入轮回。
第6道,畜生道。就是投身为畜生,随时都会被人类所吃掉,动物界的弱肉强食,也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