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学先知

易经中的吉卦与凶卦的关系是(易经卦爻内力)

易经卦爻内力 易学先知 06-03

全文列表一览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1.易经中的一七卦,三五卦或者六三卦...这几个卦是如何形成的?2.8大吉卦是什么3.假如凶卦解不了那算卦意义在哪4.易经两大规律5.走近易经6.易经里面上九 九二有什么含义 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易经中的一七卦,三五卦或者六三卦...这几个卦是如何形成的?

以卦爻为标准基础、以干支为主导的复合型信号系统与三级解读工具(卦爻辞、八卦物象、六亲)的形成和有机统一,使周易预测推算由经验型预测推算走向科学型预测推算。又要依据这种反馈来确认或修正对卦象的认识。经过长期实践,通过对大量测算实例的比较分析,64卦的卦象才会基本确定。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8大吉卦是什么

初六爻动变得周易第三卦:水雷屯。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集,险象丛生,情况恶劣。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假如凶卦解不了那算卦意义在哪

趋吉避凶。凶卦解不了,关键的是避,警示你在哪些方面要留意,谨慎,不可为所欲为。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易经两大规律

《易经》两大终极金科玉律:高维度生存

易道的本质,是阴阳二气在时空中的分布与变化,就这两点来说,六十四卦中有两组卦特别耐人寻味,有着阴阳上的绝对对称与均衡,性质却又截然相反,由此批露出两大易道根本金科玉律。这就是否、泰和既济、未济,以及对冲金科玉律和归正金科玉律。

易道对冲金科玉律:高一维度的自处与他处

可以看见,否与泰是三阴和三阳的组合,相对而立。

所谓否极泰来,否是凶卦,泰是吉卦。乾为天坤为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本是合理应当,却为啥呢凶?由于阳气是上升的,阴气是下降的,此卦的阴阳二气上面的上升下面的下降,就不会发生交感,是分裂的趋势。《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生生之谓易,阴阳交感才能生发繁荣、生生不息。泰卦看似天地乾坤颠倒,阴阳二气却正能交感,是和合的趋势,所谓天地交泰,正所谓大吉。

这种解释很平常,不一般的是其中遵循的金科玉律,与《道德经》不谋而合。《道德经》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论道,此句直指本源,所说的正所谓否泰两卦所揭示的,可叫作对冲金科玉律。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对冲才能和,是为冲和。这是和合的唯一通道。

对冲,要对还要冲。否卦有对无冲,故不吉;泰卦既对且冲,故成和。

天地之道,就动的一面说是冲和,就静的一面说就是中和。《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就是行冲和。

所以孔子说“和而不同”,历经百年人们都以为这说的是一种宽容的修养,其实也就是说说的是天道——不同才有阴阳,有阴阳才有对冲,有对冲才有和合,有和合才有广大繁华。世间一切真修养,背后都是基于大道的,只看你看不看得到,一切德性皆是智慧。世间的鱼龙混杂,遍观就是悟道,包容就是修道,接受就是得道。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强大到没有对手的人,必在刚愎自大中走向膨胀和灭亡;一家没有竞争角逐的企业,必会走向放任和解体。这背后,也是对冲金科玉律在发生作用。如同否卦的阴阳不交,自己一身与外在走向分裂,分裂到最后就只能是自己一身的解体。反而是强力的竞争角逐,能使双方不断走向强大。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仅不惧怕和排斥竞争角逐,还会主动去寻找竞争角逐,找到自己立于世间的参照物,不论这参照物在古今中外还是真实假设。有参照物,才能真正知道自己位置有多高、分量有多重,进而明晰本人的方向。

他处如此,自处也是一样。任何人都是矛盾的,内心存在诸多矛盾的两面,也需要阴阳交冲以实现和。

为啥大都人都不能处理好内心的矛盾?由于他们总是在排斥一面而迎合另一面,于是制造着分裂不交。而这几个矛盾,不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那么这样就是你的真实,处理不好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不肯直面和接受这种真实。而一旦你直面和接受,内心所有的矛盾就会自然向着冲和运行,和合自己就会发生。

拒迎遵循的是心的本能,面受打开的则是心的超能。本能是局内自迷,陷入越想解决越不得解决的恶性循环;超能是局外超脱,不分辨而自能明了,不解决而自得化解。佛家内观法门的真谛,也在这儿。

真相就是如此,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点。

易道归正金科玉律:成长的深层真相和真实路径

可以看见,既济和未济是阴阳的相间列布、交融一体,实现了充分的冲和,完成了彻底的均衡,形成了最高的和合。

这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既济预示已完成和已圆满,未济预示未完成和再出发。两卦的元素构成和分布规律完全一致,位置却完全相反,便是造成这种不一样意义的本质原因。

阴阳和时位是易道的两大根本要素,假如说否泰的对冲金科玉律集中体现了阴阳之运作,那么既济和未济就集中体现了时位之作用。易经中有两个重要观念,“那个时候”和“当位”,那个时候就是当其时,当位就是当其位,亦即阴阳二气处于正确的时机和位置。

六爻的序列,初三五为奇数,二四六为偶数。奇为阳,偶为阴,三个奇数就是阳时和阳位,三个偶数就是阴时和阴位。阳在阳时阳位、阴在阴时阴位就是那个时候当位,反之就是不那个时候不当位。一卦那个时候当位的程度越高,就越趋于圆满沉静,反之就越趋向缺失变动。而既济正所谓完全那个时候当位的一卦,未济正所谓完全不那个时候不当位的一卦,因此才一个是大静之终、一个大动之始。

那个时候当位是正位,不那个时候不当位是错位。从一个完整的发展历程看,未济是发展的开始,既济是发展的结束,发展的内在动力则正所谓从错位走向正位,这便是归正金科玉律。表面上看,这是告知我们正确时机和正确位置的重要程度,背后却暗藏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内核——只有能完整走完这个历程,才谈得上归正,而万事万物包括人,中途夭折和毁灭的多得是,是什么决定了能不能完整地走下来?

这就要回到既济未济的阴阳均衡和合上来。六十四卦最开始两卦是乾坤,乾卦六爻纯阳,坤卦六爻纯阴,纯阳为自强不息的健行,纯阴为厚德载物的德性。那么既济和未济就是健行与德性的均衡和合,由于这种均衡和合,未济才能在全盘错位的情况下也能起步并走下去,既有力量也有支撑。

时位最具意义的节点就是始与终,由于这是来处和归处,最为关系本源。六十四卦的最初两卦和最后两卦于是遥相呼应,为俺们呈现了一个伟大寓言。

何为德性?广义说就是内力。之于人不但是修养品格,对于能力还是深邃的积累,对于智力还是深刻的思想。所以孔子说人有三大危及自己一身甚至累及他人的错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说到底,就是内力不够。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内力与外力的失衡,存在“反噬效应”,即内力假如与外力不相配,那么不足与差距的部分,将反过来吞噬自己一身。如此的例子比比皆是,不管历史还是现实,打比方说那些投机者。无力守住的得到,会让你遭受更加的多、更深的失去。

绝对不可忽略内力的修炼、缺失内力的修为,才能既走得动,又走得稳、走得远,这便是那个前提内核,和最有价值的启示。

易道周而复始,六十四卦周流不息,这循环周流并非简单容易的重复,而是完整完成一圈阶段后状态升级,进入更具高度和气象的新阶段,像立体的涟漪一样圈圈扩大,这便是成长的真义。而这一切,都始于未济、终于既济、基于内力。

说来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不了解那个时候和当位这个目标,究竟指的什么?说白了,就是那个让你身心得以安顿和安稳的时候和位置,融合了现实和心理,这个时间是你豁然的机会缘分,这个位置于你是最安适。内力则是境界涵养,越深则受现实的限制越小,直至禅宗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心安处是吾乡”。

易道是物道,也是心道。有学者认为王阳明龙场悟道源于读易,道理就在这儿。

对冲金科玉律是分道和动道,阴阳截然两立为分,对冲和合为动。归正金科玉律是合道和静道,阴阳完全交融为合,本于德趋于圆为静。分合动静,万物其中。

不管对冲金科玉律还是归正金科玉律,都是基于均衡金科玉律。均衡本身即道,道家庄子的“天钧两行”,佛家里观的不落一边,儒家里庸的中正平和,皆本于阴阳之均衡和合。人之大智,皆合天规。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走近易经

走近易经

《易经》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经晶,不但被古代人们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并且在近现代被称为人类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易经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无数圣贤哲人研究和运用《易经》,纷纷从不同角度吸取了宝贵营养,得到了有益启迪。《易经》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和起点,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根和魂,正所谓有《易经》存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才用其独一无二的文化形象屹立于世界之林。

《易经》是阐释易道的经典。“易”字,上日下月,日月运行,周流不息,变化不止,但其两者却相互感应、互相协调,以一定规律高效运作,弥久不衰,展现了变化与稳定之间的对立统一。走近《易经》、学习《易经》、理解《易经》、运用《易经》,对提高人类思维层次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一、易经思维模式

1、系统思维。《易经》共有六十四卦,每卦由上下两个单卦组成,每个单卦又分为三爻,全卦共有六爻。从卦位看,初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和上爻代表天,天人地三者形成了一个人与空间和谐相处的二维系统。从爻象看,爻位可代表地理环境,爻序可代表时间变化,爻象可代表人物层次,三者组合,形成了时空人三维系统。此外,卦位可代表内在、隐性的因素,卦爻可代表外在、显性的因素,两者组合可形成一个以时间为轴线的、明暗因素相互交织的多维系统。从爻位关系看,除初爻与上爻外,其余四爻的每爻均与下爻、上爻、以及同位爻发生顺、乘、应、斥等多种互动关系。所有这几个系统和关系均需从系统论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2、发散思维。《易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阴爻、阳爻两个一维符号为标准基础,以三个或阴爻或阳爻组成的三维符号为载体,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宏观和微观的双重高度,以及“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广阔又深厚的视野,囊括了各类具有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等含义物象的集群,形成了八个具有典型和特殊意义的单卦,紧接着将两个单卦上下相叠,演化为代表六十四个不同场景的运行模式。六十四卦的形成原理,决定了在分析、理解《易经》时,应当以类象为根,由此及彼,发散思维,方能高度契合六十四卦的具体模型,从而有效掌握其发展机理和运行规律。

3、中道思维。依据《易经》中六十四卦的爻辞分析,初爻多卑、二爻多吉、三爻多凶、四爻多惧、五爻多尊、上爻多亢。因为二爻与五爻处于上卦与下卦的中爻,或柔顺持中、或阳刚持中、或既中又正,展现了中正安舒的自然精神,所以多吉多贵多尊。

4、易变思维。有哲人讲“天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化是天下万事万物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不但每个易卦从初爻至上爻层层传递,不断变化,而且整个六十四卦排列的卦序象意也呈现波浪式前进方式,展现了自然界和社会界的基本运动规律。运动就是变,有变才有发展。

二、读易方法

1、归藏推演法。《易经》六十四卦主要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等八个单卦两两相叠而成,其中乾、震、坎、艮四卦为阳卦,坤、巽、离、兑四卦为阴卦,阳卦除坎卦下行外,其余均上行;阴卦除离卦上行外,其余均下行。八个单卦两两相叠,形成辟、阖、往、来四种形态的卦象。辟卦为上下卦背向而行,其中上下卦为同性卦时,一般多吉;为异性卦,一般多凶。阖卦为上下相向而行,其中上下卦为同性卦时,一般多凶;为异性卦时,一般多吉。往卦为上下卦共同上行,其中上下卦为同性卦时,一般先凶多吉,表现为“悔”;为异性卦时,一般多吉。来卦为上下卦共同下行,其中上下卦为同性卦时,一般先吉多凶,表现为“吝”;为异性卦时,一般多吉。

2、爻位合参法。《易经》六十四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爻变位不变。从卦位看,初爻、三爻、五爻为阳,二爻、四爻、上爻为阴,但从卦爻看,或阴或阳,周流不虚。立足爻位合参,爻与位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

(一)得位:爻与位阴阳同性为得位。从正面意义上讲,得位大部分表现为外在与内在一致、才德与位置相配、行为与素质相当、行为与环境相和谐等;从负面意义上讲,爻与位同时为阴,有时表现为过柔、过阴、过慢和过暗等;同时为阳,有时表现为过刚、过强、过急、过快等。

(二)不得位:爻与位阴阳异性为不得位。从正面意义上讲,阴阳异位,有时表现为以阴化阳、以阳化阴,阴阳互补,刚济并济;从负面意义上讲,不得位大部分表现为外在与内在不一致、才德与位置不相配、能力与素质不相当、行为与环境不和谐等。

卦爻与卦位之间得位与不得位只是判定吉凶时的一种参考因素,并不是决定和核心因素,具体吉凶应视情况来定。

3、关联推演法。《易经》六十四卦的共同特点之二是爻与爻之间存在多重关联,除初爻与上爻仅存在两重关系外,其余四爻一般存在三重关联关系。其关联形式一般表现为顺、乘、斥、应四种形态。

(一)“顺”为居下阴爻顺承居上阳爻,一般有顺从、服从、跟从之意。

(二)“乘”为居上阴爻乘凌居下阳爻,一般有欺凌、压制之意。尽管如此,但因为阳爻代表阳气,阳气上升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因此阴爻不能始终乘凌阳爻。只要时机来到,阳气终将与阴气相交,实现亨通顺利,所以“乘”仅代表前进中的一种暂时性、间歇性困难。

(三)“斥”为同性相互排斥。“斥”主要表现为上下卦同位爻之间的相斥,代表一种不相应、不接纳、不配合、不帮助等相互排斥关系。

(四)“应”为上下卦同位爻之间的阴阳相合。“应”一般具有支援、帮助、响应等含义。阳爻以下应上,一般代表损下益上,而阳爻以下应上,一般代表损上益下。不管损上益下还是损下益上,都只所以这样是为了保持一种利益平衡、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环境。阴爻以下应上,一般侧重于以一种柔顺、服从的态度获得资源和帮助等,以便脱危解困或实现发展,而阴爻以上应下,一般侧重于以一种谦虚礼让的姿态怀柔一种潜在势力或优势资源,以便消化矛盾,获得支持,促进稳定。

(五)“比”为上下两个以上同阴或同阳的爻相连。“比”主要代表一种竞合关系,其中阳爻相斥可引伸为公开、良性、积极、主动、激烈等情形的竞合关系,而阴爻相斥可引伸为私下、恶性、消极、被动、持久等情形的竞合关系。

4、类象推演法。《易经》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组成,而八个单卦分别代表八类正反两面的物象集合,而这几个物象是解释六十四卦象辞和爻辞的主要根据。

5、卦位推演法。一是《易经》六十四卦中,阳爻为动,阴爻为静,分析卦爻时,阳爻变为阴爻,从而引发相应单卦发生爻变和全卦嬗变,爻变必将形成新卦象,进而产生一种新的发展过程;阴爻一般原则上不变,总体保持本卦象意。二是易卦上下卦各分三爻,其中初爻主要与行为相关,二爻主要与素质相关,三爻主要与态度相关,因此理解易卦各爻时,其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5、周期推演法。《易经》不但展现出小周期发展轨迹,而且还呈现出波浪式大周期发展轨迹。小周期主要为各卦六爻的运动形式,大周期为从乾卦到未济卦共有六十四个发展阶段的运动形式。

6、卦象转换法。《易经》每卦除了本卦的象意外,还隐含有变卦、大象卦、错(对)卦、综(覆)卦、复杂卦(交互卦)等。

(一)变卦为阳爻变阴爻,本卦因变爻而形成一个新卦,新卦可作为变爻象意的一种补充性解释。

(二)大象卦为三个卦爻以上的连续卦爻组成的卦象。因为大象卦形与某个单卦的卦形相类似,所用其类象视同于某个单卦。打比方说复卦一个阳爻在下,五个阴爻在上,而震卦一个阳爻在下,二个阴爻在上,均为阳爻居下、阴爻居上,所以复卦可看成是大震卦,从而具有震卦一般象意。

(三)错卦,又称对卦和旁通卦,是指本卦按爻位依次阴阳互换的易卦。错卦代表两个易卦立场相同,目标一致,但因为看问题角度不同,从而致使所见不同。

(四)综卦,可分为大综卦和小综卦。大综卦是将本卦从上向下按爻位依次进行颠倒所形成的易卦,即上爻变为初爻,初爻变为上爻,其他各爻依次颠倒。大综卦代表换一个方向看本卦,所以错卦为正对,相当于逆向思维;大综卦为反对,相当于换位思考。小综卦是将上卦或下卦按爻位依次进行上下颠倒,但另外一卦保持原状不变,代表单方进行换位思考。

(五)互卦,又称复杂卦、交互卦。互卦分为上互卦和下互卦,其中下互卦由二爻至四爻组成,上互卦为三至五爻组成,上下互卦相叠,组成一个新卦,代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现为本卦前进中一种发展过程。

三、易卦判定根据

《易经》六十四卦中既有“吉凶悔吝”、“厉”、“灾眚”和“无咎”等明确含义的断辞,也存在没有明确断语的中性爻辞。怎样判定卦爻的吉利和不利因素,实现趋利避凶,在以卦意为总纲的前提下,主要有以下方式:

1、中位。《易经》六十四卦每卦上下卦的中爻,即二爻和五爻为中位。中位多吉多尊,为第1层次判定因素,展现为平台作用。

2、相应。上下卦同位爻阴阳异性相吸为相应,阴阴或阳阳同性相斥为不相应。相应或不相应因为代表长期、远期、总体发展走势,所以相应为第2层次判定因素。

3、爻位。得位与不得位代表自己一身一种状态。从六十四卦分析看,得位没准吉,不得位没准不吉,重点在于该爻所处的大势或局势。时势造英雄,英雄顺时势,只要大环境、大趋势不错,具体个体能顺势而为,不管优劣常常均可以从中受益,不过呢具体个体的素质层级不同,其所呈现的受益程度却不完全一样,所以爻位可为第2层次判定因素。

4、承乘。阴爻从下向上顺承阳爻为承,阴爻从上向下乘凌阳爻为乘,顺承因为代表近期、短期、局部发展动向,因此为第3层次判定因素。

5、相比。二个以上的阳爻或阴爻次序相连为相比,相比为一种竞合关系,代表周边一些环境因素,所以相比为第4层次判定因素。

上述划分方式,仅代表一种趋势性的、大体的、侧重性方向,但判断时,仍需结合具体易卦具体对待,打比方说有小数易卦并不遵从上述规律,反而打破常规,呈现出反向的吉利或凶险因素。打比方说履卦、同人卦、大壮卦、夬卦、革卦和丰卦等易卦第4爻所呈现的象意。这几个爻象如同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金星一样,在九大行星全部围绕太阳公转这种基本规律下,唯有金星却在自转上呈现自东向西的独一无二方式。这几个行星在运行方式上的同中有异、有机组合,正好维持了整个太阳系、乃至银河系的相对平衡。

四、易卦基本释读解义

1、元:有大和始之意。象征事物初始阶段,对应春天,有植物发芽之象,所以代表创造万事万物的本源与动力,可引伸为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和人生目标(发展愿景)。

2、亨:有亨通、顺利之意。象征事物成长阶段,对应夏天,有植物生长之意,所以代表促进万事万物顺利发展的途径与渠道,可引伸为实现阴阳和合、上下交流、内外沟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体制机制。

3、利:有利益、有利、适宜之意。象征事物收获阶段,对应秋天,有植物开花结果之象,所以代表保证万事万物取之有道的尺度与界限,可引伸为实现天人合一、持盈保泰、和谐平衡的基本义理。

4、贞:有正固、坚定、诚信之意。象征事物收藏阶段,对应冬天,有植物落叶过冬之象,所以代表保证万事万物善始善终的意志与精神,可引伸为确保万事万物保持元亨利状态的信念和定力。

5、吉:有所得。

6、凶:有所失。

7、悔:后悔、悔恨、遗憾,以致内心郁闷。一般与不得位相关联。

8、吝:举棋不定、七上八下、提不起舍不得,以致内心沉重,忧郁不快。一般与不得位相关联,通常求财时悔轻吝重,求官时悔重吝轻。

9、厉:祸患、危险。

10、灾:灾害、祸患。

11、眚:损失、过失、疾苦和病患。

12、无咎:没有过失、无所归罪。

五、易卦决策方法

1、主客取舍。静为主,动为客。《系辞》讲:“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当爻辞显示不吉时,阳爻本动则应千方百计克制不动,阴爻本静则创造机会自行主动;当爻辞显示为吉时,阳爻本动则应顺势而动,阴爻本静则顺势而静,所以为主为客主要根据象意来定。

2、物象转换。利用易卦的错(对)卦、综(覆)卦、复杂卦等综合进行分析,以便从中找到相对吉利的卦象,从而综合运用吉利卦象所代表情感感情、行为等方面物象含义,采取对应的行为和措施。

3、谋略制胜。易卦的上卦为客,下卦为主,主客相叠,相互博弈,可以引伸出阳谋和阴谋两种方式。例如中国谋略经典《三十六计》基本来自于阴阳之道和《易经》卦象中所隐含之意编写而成。

六、易卦图

    1、八卦图

    2、六十四卦分宫卦象次序图

  3、十二消息卦图     

七、六十四卦卦序歌

1、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2、上下经卦变歌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

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

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

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

晋从观更睽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

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易经里面上九 九二有什么含义

六爻中,阳爻为九;第1行为上。上九就是第1行的阳爻。九二第2行的阳爻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ePw在水一方算命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