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什么时间开始有的天干生肖属相(12生肖生下来时间表)
全文列表一览
1.12生肖什么时间开始出现的2.12生肖是什么年代开始使用的?3.十二生肖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4.什么时间开始有的生肖属相?5.二十四小时12生肖的时间是什么?6.12生肖对应表
12生肖什么时间开始出现的
12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⓵
12生肖的源头与动物崇尚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录载入与今一样的12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12生肖是什么年代开始使用的?
从多方面情况来看,12生肖应当追溯于中国,其原因具体如下:
其一:在东汉王充的著作《论衡》中对12生肖便有较为系统的明确记录载入。从他在《物势篇》,《言毒篇》,《讥日篇》中的记录载入可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概念在东汉已相当清楚。
其二:在《周书》卷十一《晋荡公护传》中,对属相生肖已有详细说明。如:"昔在武川镇生当兄弟,大者属相为鼠,次者属相为兔,汝身属相为蛇。"
其三:据考古出土资料《日书》可知,秦代已大致将十二地支与十二兽相联系。(尽管那个时候的十二兽与之后的十二兽有所不同)
其四:在先秦的古籍中,如《诗经.小雅.吉日》,《礼记》卷十七《月令》,《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也有一些记录载入,但是否为12生肖纪年,目前尚有争议。
从以上事例来看,春秋战国之前甚至周代已存在十二兽即12生肖。这说明十二兽在中国已有久远的历史,并且也说明十二兽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发明的,并不是从西方或其它哪些地方传入的,其起源地当是中国中原地区。
12生肖是由西方传入的吗?
关于12生肖起源的时间和地点,众说纷纭。清人赵翼最早提出它是由西方诸国,经西域由突厥民族传入咱们国家的,他的主要依据是《新唐书》卷二一七下《黠戛斯传》和《太平寰宇记》。据上述资料记录载入,西方的回鹘和黠戛人也者是用12生肖纪年。很多历法学家都不能提出足够的证据反驳他的这种观点,但只要仔细推究,里边 的漏洞也就不难发现了。
《新唐书》和《太平寰宇记》所记回鹘和黠戛斯人以12生肖纪年,当是在前745年之后,因回鹘人是在前745年灭亡突厥汗国之后建立回鹘汗国的,而黠戛斯人则是在公元840年攻破回鹘汗国后而建立黠戛斯国,他们的12生肖纪年法当是直接继承被其灭亡的突厥汗国。据大量史料记录载入,古时候突厥各民族的12生肖纪年法不是西方而是由中国传入的。其理由具体如下:
1:突厥各族在隋之前无法,其12生肖纪年法是隋代由中原传入的;
2:突厥人于8世纪要30年代才有使用12生肖纪年法的明确记录载入;
3:回鹘时代才较为普通地使用12生肖纪年法;
4:形书于是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中有关于12生肖纪年法及其来源的记录载入,原句如下:"突厥人取十二种动物之名称来记年"。 (注:如需详知史料具体出处,请与我网站联系。)
据资料可知,隋朝于公元586年颁历于突厥,而突厥只吸收了12生肖记年法。未采用干支纪年法。据突厥碑文所载,突厥人是在公元730年帮开始使用12生肖纪年,而在突厥后来的回鹘汗国和黠戛斯汗国,他们使用12生肖纪年法当是从突厥人中延续下来。由此可以说明。赵翼关于12生肖是由西方传入的讲法是没有依据的。
生肖的来历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12生肖的源头,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能够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12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看法,认为12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咱们国家的,持这种看法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 十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咱们国家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看法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追溯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尚、图腾崇尚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12生肖的记录载入,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去打猎的好运的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相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相呼应之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12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录载入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12生肖大致近似于此刻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12生肖的产生至少能够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12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录载入。
和今天流行的12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录载入,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12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偏偏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12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12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录载入。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广泛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录载入。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那个时候12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录载入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起源在中国。根据生肖外来说的看法,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录载入(《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之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所以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来历到底是如何的呢?古代人们为啥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注意和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追溯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尚,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看法。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为有限的情形下,对与自已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己一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致使产生对动物的崇尚。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尚的原始信仰作用与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尚还表此刻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概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12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反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12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历起源都是原始动物崇尚。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12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便是之后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尚有关,汉族12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作用与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12生肖。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那个时候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依据历史记录载入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之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自个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12生肖与十二地支是不可分离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12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12生肖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固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或许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一样源的。假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 总的来说作者本人是这样想的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之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之符号,又源于古代人们的动物崇尚心理。
十二生肖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
南北朝时期。
《北史·宇文护传》中,记录载入了宇文护的妈妈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相为鼠,次者属相为兔,汝身属相为蛇”。
这是关于属相的最早史料记录载入。
什么时间开始有的生肖属相?
春秋战国,从已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甘肃的天水放马滩秦简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比较系统的生肖系统,由此可见,生肖的源头能够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
二十四小时12生肖的时间是什么?
古时候将一昼夜分为12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钟头。古代人们依据中国12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2.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候。
3.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24个小时的生肖。
4.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5.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所谓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6.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7.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所谓天马行空的时刻。
8.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24小时吉凶时辰。
9.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10.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11.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12.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二十四小时12生肖的时间:
12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大自然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12生肖分别为几点到几点。
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依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12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钟头,这样一昼夜便是此刻所称的24小时。
12生肖对应表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1